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牛犊(dú) 倔强(juè) 和颜悦色 入木三分
B.斟酌(zhuó) 婆娑(suō) 殚精竭虑 震聋发聩
C.遏制(è) 濒临(bīn) 深恶痛疾 重峦叠障
D.鲜腴(yú) 震撼(hàn) 因地制宜 眼花缭乱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B.我们要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并制订了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D.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一种古代文体,也称作“书札、尺牍、帖”。
B.“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亮,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C.谢灵运曾说:“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这句话称赞的人是曹植,我们学过他的诗歌《赠从弟》。
D.中国文化历史中的“诗圣”“书圣”“诗鬼”分别指杜甫、王羲之、李贺。
4、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社,在绍兴指的是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柳宗元,字子厚,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首。这些诗歌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光向日金鳞开”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B.“角声”两句从视听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采用正面描写体现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C.“报君”两句用典故含蓄点出主旨,表达了全体将士爱国之情和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D.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歌颂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妙处。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2)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4)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7、名著阅读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作家花费30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______著作,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爷爷的“林冲”和奶奶的“烧土豆”
林少华
①我上小学时,经常在火盆边靠着奶奶的膝头看小人书,有时脚贴火盆肚听上过三年私塾的爷爷谈今论古。
②也许是因为同姓的关系,爷爷最喜欢讲《水浒传》里的豹子头林冲。专门讲他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或艺如何高强,如何英勇。后来上了梁山也是一百单八将中最有两下子的人。总之,一部《水浒传》在爷爷口中差不多成了“林冲传”。后来我自己看了《水浒传》才知道,其实跟林冲武艺不相上下的至少有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金枪手徐宁等人。
③不过,包括本家林冲在内,我倒不大喜欢这些官军出身的人。我喜欢的是黑旋风李逵那样的江湖侠客,爱憎分明,为民除害。他的成艺未必比得上林冲,但武艺不是一切。
④我当然不敢对爷爷这么说——爷爷不耐烦晚辈反驳他,我仍在火盆旁边乖乖地听爷爷一遍又一遍讲林冲。其实,最值得林姓人自豪的应该是虎门销烟的晚清重臣林则徐,可惜爷爷不知道。
⑤顺便说一句,许多年后他又讲起了我——我考上研究生后,爷爷逢人就说:“我大孙子考上了研究员!”再后来我翻译的二十八集日本电视连续剧《命运》在全国播出,爷爷抓住所有机会,指着荧屏上的字幕高声宣布:“喏,那就是我大孙子、我大孙子!”此是后话。
⑥下面说奶奶。奶奶姓朱,或许因为不识宇,我从来没听奶奶说起过朱元璋、朱德,没准儿她连这两个大人物的名字都不知晓。她所关心的是具体而实际的事情,比如给我烧土豆。对奶奶来说,比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让大孙子吃上自己烧的土豆要紧得多。
⑦那时不比现在,日子本来就过得紧紧巴巴的。当时我正上小学低年级,若非母亲不时瞒着弟弟妹妹们给我带掺菜少的玉米饼子和偶尔加个咸鸡蛋,我能否读完小学都是个问题。每天放学回家肚子都饿得咕咕叫。冬天尤甚,除了雪,路上找不到任何可以放进嘴里的东西。于是我到家放下书包就扑到西头爷爷奶奶屋里。总是坐在炕上火盆旁抽长杆烟袋的奶奶问一声“放学了”,就在火盆边磕磕烟袋锅,拿起火铲往火盆里挖。那可真是旭日东升、霞光万丈的时刻——一个烧得焦黄焦黄、滚圆滚圆的土豆从火灰中露了出来!有时我都等不及剥皮,拿起来左右手倒腾几下,噗噗吹几下灰,就一口咬下去。那才叫好吃,才叫香,香得我几乎抱着脑袋在火盆旁打滚。
⑧可以说,那时我的理想和愿望就是吃奶奶做的烧土豆。说来也真是不可思议,奶奶对我特别偏心。有一次,我的小姑同我抢烧土豆,奶奶白了她一眼:“别跟我大孙子抢东西吃,没大没小的!”其实小姑比我大不了多少。
⑨奶奶是在我大四那年冬天去世的。当时我正在辽源电厂学工,路途很远,家人没告诉我。放寒假回来时奶奶已经入土了。我怀揣一个土豆,跑到到处是积雪的后山坡奶奶的坟头前跪下,把土豆放在奶奶坟前:“奶奶,我多么想吃你做的烧土豆啊!”一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⑩多少年来,土豆始终是我的最爱,怎么吃也吃不够,天天吃也吃不够。但烧土豆再没吃过——那是永远没机会再吃到的烧土豆……
(摘自作家出版社《异乡人》一书)
【1】文章主要写了我和爷爷、奶奶之间的哪两件事?请分别概括。
【2】请分析第⑤段加横线句子中,爷爷的动作和语言背后的心理。
【3】请对文中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联系全文回答,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我”为什么“最爱”土豆,“天天吃也吃不够”?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
(1)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茫、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谙世事感到后悔、自责……
请以“我不该这样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題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它文体不限。
(2)生活中,“幸福”并不都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显得细切微小,难以察觉。并且,也许在你看来幸福的事情,可能在别人那里会显得平平常常……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它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