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近90岁而没有颐养天年,最近几年更是致力于盐碱地水稻的种植和推广。

B.“文革”时,沈从文用“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的诗句赠作家林斤澜,慰勉对方要像竹子一样有气节,宁折不弯。

C.十月的栖霞岭秋意深浓,“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寂静的山林深处,落日余晖沐浴下的枝枝叶叶,展现出别样魅力,令人沉醉不已。

D.作为定居巴黎的新侨民,他正极目凝望着塞纳河河水上缓缓流淌的烂漫晚霞,心头募然涌起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绪。

2、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

A.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潇洒       倦怠       油光可鉴       连锦不断

B.躁热       擅长       重峦叠障       殚精竭虑

C.防御       遏制       诚皇诚恐       振聋发聩

D.慰勉       仲裁       妙手偶得       巧妙绝伦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眼(kuāng)       蔓延       怒不可(è)            妇儒皆知

B.然(mò)          喧哗       词夺理(qiáng)       眼花瞭乱

C.负(hé)            烦躁       草长飞(yīng)        粗制烂造

D.临(bīn)          嶙峋       然而止(jiá)            雕梁画栋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诗歌鉴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辽远的属国慰问边关守军。

B.颔联以“征蓬”和“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来报:“统帅正在前线。”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我们读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书生出身的“造反者”______(人名),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曾组织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______(人名)……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苏州园林中以池沼为中心的园林,“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是怎样做到“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地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