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中国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大国文化”节目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习近平总书记与外国领导人的坦诚沟通,充分表明了中国的信心与责任,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B.为了预防不再发生类似的医疗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措施。

C.病毒不分国界,疫情没有种族。中国的疫情防控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关乎人类共同的未来。

D.抗击疫情是一场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更是一场人类同落后生活方式与不良卫生习惯的革命。

3、昆虫记是一部(   )

A. 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 文学巨著

C. 科学百科

D. 优秀小说

4、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岸的豆麦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分别属于连词、名词、动词。

B.“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弧雁是伤心的单身。”句子中划横线的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丽秋景,表现了诗人的达观,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恨。

B.首联中“单车”二字暗示了诗人遭受冷遇和排挤,“欲问边”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C.颔联中,诗人以“蓬”“雁”自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之情。

D.尾联“都护在燕然”与首联“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诗人此行路途之远。

【2】这首诗的颈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其中“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10分)

________________,归思方悠哉。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_______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它没有___________姿态,没有___________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__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卵产下之后大约半个月,前端出现两个又大又圆的黑黄点,那是蟋蟀的眼睛。在这两个圆点稍高处,在圆筒子的顶端,出现一条细小的环状肉。卵壳将从这儿裂开。很快,半透明的卵就能让我们看到要儿那孵化中的小样儿。这时候就必须倍加小心,增加观察次数,尤其是早晨。

幸运垂青耐心的人,我的孜孜不倦终于有了报偿。稍稍隆起的肉在不停地变化着,出现了一拱就破的一条细线。卵的顶端被其中的婴儿的额头顶着,顺着那条如肉线抻着,像小香水瓶一样微微启开,分落两旁。蟋蟀像小魔鬼似的从这个魔盒中钻出来了。

(1)请将蟋蟀出此的过程补充完整。

前场出现两个又大又圆的黑黄点——①——出现婴儿那朝化中的小样儿——②——婴儿顶起卵的顶端,破卵而出

(2)除蟋蟀外,法布尔笔下的其他昆虫也都展露由了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请结合阅读体验,谈谈书中是如何体现螳螂“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这一特点的?(写出两处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2019年,46个重点城市将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乐群介绍,2016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重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已超过1900万次,参与的志愿者累计超过70万。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2018年对46个重点城市的入户调查结果,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占38.3%,较2017年增长11.4%。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张乐群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技术设施标准;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推动立法加强源头减量,提升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

(摘编自中国网2019年6月28日)

材料二: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情况调查数据

 

材料三:

垃圾分类(Refuse sorting),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

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第二类: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第三类: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捅、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第四类: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如使用过的餐巾纸,被污染的食品包装盒、牙签、一次性筷子、坚果果壳、玉米棒、枯萎花草等。

材料四:

苏州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市民中推广垃圾分类理念,2017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4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今年年初,我市起草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同时制订了2019年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行动方案,提出至20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基本建立分类垃圾收运及处置体系。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让新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就变得简单易行。二要让新管理制度促进垃圾分类知行合一。推广垃圾分类,必须采用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管理措施。从国外推广经验来看,强制的处罚措施,也是确保。垃圾分类高效完成的必须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奖惩结合,扭转市民知而不行的现状。三要让新生活理念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要重视垃圾分类理念的宣传工作,具体到操作层面,必须做到线上线下结合。

(摘编自王嘉言《改善环境,从把垃圾分类当作习惯做起》,《苏州日报》2019年6月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已在46个重点城市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截至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超过半数的民众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并能一直坚持分类存放、投放垃圾。

C.苏州垃圾分类工作名列全国前茅,截至材料四的报道时,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80%,基本建立了分类垃圾收运及处置体系。

D.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在于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2】张乐群表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原因。

【3】小州为家人点了一个外卖套餐,包含一条烤鱼、五个鸡翅、三根玉米棒、两罐雪碧,吃完之后,他需要将以上食物残渣、一次性餐具、打包盒及用过的纸巾等分类投放,根据材料内容,他应该如何准确投放这些垃圾,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人令你印象深刻。有的人风趣幽默,有的人真诚善良、有的人勇于担当……

请将“这个人真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