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缄默       马前卒       格物至知       川流不息

B.浮躁       煞风景       销声匿迹       震耳欲聋

C.蜿蜒       石炭纪       不修边幅       轻歌慢舞

D.诀择       暖融融       人情世故       不知所措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

B.《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D.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贴春联、喝菊花酒、赏花灯、猜灯谜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B.一代代共产党人,将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C.伴随着富有节奏的口号声,学子们迈着抑扬顿挫的步伐,斗志昂扬地列队在操场上。

D.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上千名观看升旗的群众,大家屏息敛声,等待升旗时刻的到来。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曾经徘徊于黄河上游的水库,惊异于她 ①   ;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   ②   ;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   ③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立刻便如痴如狂。

A.①如虹如带的飘逸②如狮如虎的豪壮③如泊如镜的沉静

B.①如泊如镜的沉静②如虹如带的飘逸③如狮如虎的豪壮

C.①如狮如虎的豪壮②如泊如镜的沉静③如虹如带的飘逸

D.①如泊如镜的沉静②如狮如虎的豪壮③如虹如带的飘逸。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面对《石壕吏》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浪漫主义诗人,《石壕吏》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

B.《石壕吏》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有力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C.《石壕吏》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作者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

D.本诗构思巧妙,用差吏的“怒”“呼”贯穿于老妇人陈情的全过程。

【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中,“独”字一词用得好,试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请你思考一下,在下列情境中,朝朝会如何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

春天,莺啼燕舞,衔泥筑巢,此刻,朝朝会运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1)“_____________”来描绘自己所见的景色;夏天,疫情反复,朝朝的爷爷争当志愿者,期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此刻,朝朝会用曹操《龟虽寿》中的(2)“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他;秋天,朝朝和父母一起去城郊山下的农家乐游玩,在农家小院边上,黄色的菊花开得热烈,此刻,朝朝不由得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3)“_____________”来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冬天,寒风呼啸,校园里的松树却依旧傲然挺立,此刻,朝朝会用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4)“________________”来咏叹松柏的刚劲。到了年末,朝朝因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情绪有些低落,但此刻,他想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5)“所以动心忍性,______”,便决心明年要更加努力。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1】文段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的一封家书中的部分,其最具代表性的翻译作品之一是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对待如何教育孩子,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___是第一位的

【2】傅雷给儿子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他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本报北京11月8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②此次是空间站阶段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活动,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女航天员参加的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先后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进一步检验了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021年1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

【材料二】

①“飞天”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事实上,中国人飞天梦由来已久。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就承载了我们的先祖对飞天梦想的执著与热爱。

②人类飞天的梦想虽然美好,但难度极大。太空环境复杂,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恶劣环境因素让航天员时刻面临巨大风险。航天员出舱活动,面临的是300-450公里轨道高度的空间环境,这里既有以9O分钟为周期的±120摄氏度左右的冷热交变,还有空间碎片和空间辐射。为了保证航天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能够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舱外作业,舱外服要为航天员提供安全有效的环境防护、密闭空间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相当于一个“人形飞船”。既要抵御外太空的恶劣环境,又要保证航天员能够灵活进行舱外作业,对舱外服的材料和工艺要求之高,超乎想象。

③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服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任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在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针对空间站任务出舱活动需求,第二代“飞天”舱外服在过去研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要改进,改变了结构设计、提高了服装使用寿命及人服能力,具有使用时间更长、安全可靠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好、测试维修性更强等特点。不断增强的舱外航天服研制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坚实的奋进步伐写下生动注脚。

④比黄金还贵重的第二代“飞天战神”,可谓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保障,工艺上复杂且精密、制作研发更是精益求精。据了解,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制造航天服都离不开一针一线的手工作业。仅做一副舱内航天服的上肢限制层,就需要130多个小时,做一副舱外航天服的下肢限制层,需要260多个小时,而装配一套舱外航天服,需要近4个月。在缝制过程中,尺寸公差不能超过1毫米,一粒浮尘都有可能酿成大祸,极其考验研制人员的技术和耐心。正是得益于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研发队伍,我国舱外服才能不断实现突破升级,守护航天员生命安全、护航迈向太空的征途。

(根据《舱外航天服护航太空漫步》等资料改写)

【1】以下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点明了消息来源,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B.2008年翟志刚首次出舱,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C.舱外服就是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的“铠甲”,它能够最大限度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

D.舱外服手工缝制的尺寸公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左右,极其考验研制人员的技术和耐心。

【2】第二代“飞天”舱外服在性能和制作上有那些特点?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回答。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品”三个口。造字本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别滋味。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萦绕在每个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脉温柔,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品评世态是一种情怀,伴随我们成长前行……

请以“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能给你带来什么呢?

请以“阅读让我   ”(快乐、聪明、高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一,请自拟题目;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