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黄鹤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仿佛能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无限沉思之中的形象。
B.颔联紧承首联来写,是首联的延伸。诗人似在极目远望,找寻黄鹤的踪影,两个“空”字,将作者兴奋之情表露出来。
C.颈联转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富于音乐美。
D.尾联以抒情作结。由景生情,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分
B. 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C. 实是欲界之仙都 夕日欲颓
D. 归雁入胡天 月色入户
3、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浮燥 袖手旁观 相辅相成
B.燎原 不修边幅 穿流不息
C.缅怀 销声匿迹 纷至沓来
D.扶植 人情事故 震耳欲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傍晚,我们登上娄山关观景台,映入眼帘的是似海苍山、如血残阳和阵阵涛声。
B.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行为。
D.胡大勇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当上了学校学习标兵的荣誉称号。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
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归。
【1】(甲)诗“早莺”“新燕”点出早春时节,(乙)诗则以“________”等点出________时节,都表达出热爱春天的感情。
【2】丰乐亭周围景色四时皆美,(乙)诗中的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春景之美?请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6、文言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3)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也因孤独寂寞而想到了同病相怜的朋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1)这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作者在文中高度评价的“这个人”是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的 。
(2)在作者看来,“这个人”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活力”或“异乎寻常的地方”?请围绕第三章的内容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请为选文拟个小标题,并说说这部分内容与后文写廉野先生有何关系?
【2】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3】鲁迅的文字简洁犀利、幽默传神,说说选文第①段加点语句好在哪里?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9、请以“你的行为让我佩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叙写具体,内容充实,以情动人;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