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塞腰鼓》是一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铿锵语句传达了勃发的生命的激情,复叠咏叹出对高远生命的热烈颂歌。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C.《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社戏》就选自这部文集,文章回忆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往事。
D.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最后一段写刘子骥的事,目的是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渲染,增添它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这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
2、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是真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
3、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重峦叠嶂 俯仰生姿 因地制宜
B.张目结舌 坦荡如砥 正襟危坐 油光可见
C.自出心裁 不怀好意 无动于衷 春寒料峭
D.长途跋涉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连绵不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 在深圳书城的读者见面会上,携《那小子真帅》而来的韩国作者又掀起一阵汹涌的韩流,令少男少女们触目伤怀,激动不已。
C. 节日的东海岛龙海天,阳光明媚,风景宜人,游人如织,简直是世外桃源。
D. 电影可可西里展示的藏羚羊被偷猎剥皮,尸横遍野的惨状,真是触目惊心。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学诗谩有惊人句”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文学史上一般将李清照归入“婉约”派,《渔家傲》却带有豪放之美。请结合“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任选角度赏析。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
(3)《长歌行》中告诫我们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气的两句是:
, 。
(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 。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在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些规章制度等都有记录,当时的苏维埃社会,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不少的政策,例如______,组建学校,实施大众化的教育;编著______成效,使苏区的文盲大幅地降低。
(2)《昆虫记》呈现了亲自观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让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______潜伏在地下四年,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______善于建造巢穴,尽心尽力地管理家务。
8、阅读散文,完成后面小题。
泰山魂
李复威
①我相册里珍藏着一张已经发黄的照片。那是四位中年农民,他们肩扛着用床板临时搭就的担架,裸露的上半身发着黝黑的光,微微驼弯的背上淌着条条汗水……每当我翻看这张照片,都会感觉心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那是我经受的一次灵魂的洗礼。
②那一天,我和系里老师们赴泰山旅游。我们背着大包小袋兴致勃勃地开始登山。我仗着年轻力强一路小跑往山上冲去,把同事们远远地甩在后面。没几个回合,就蹲在路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喘起来。我一回头,发现后面上来一队挑着担子的农民。他们赤裸着上身,脊背驼弯,他们挑的是各种各样的砖瓦石料,每登一级,都会发出闷闷的“嗨哟”声。正值酷暑,不一会儿,擦汗的毛巾就能大把大把地拧出水来,滴在石阶上,瞬间又被蒸发掉。
③刚到中天门,我的胸膛闷涨得仿佛要爆炸一般,双腿像灌了铅,一步也挪不动了。后面的挑夫们都不紧不慢地赶了上来。走在最头里的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汉子,也歇下脚,他身板结实,目光有神,脸上是凸凹的皱纹。不多久,又赶上来一位小伙子,他十分轻声地喊了老汉一声爹。
④老汉对我说:“小伙儿,不能像你这样爬山。”“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步步有根。”
⑤几句攀谈,我了解到他们是附近的农户。因山上要扩建宾馆,他们就集体出来打工。
⑥我好奇:“一天能挣多少钱?”他告诉我,不按天,论斤称。“那一斤给多少?”
⑦过了半天,他才支支吾吾跟我耳语,就几分钱。我差一点吼出声来,这么重的活,这么一点报酬,你们也干?
⑧“养家糊口呗。”停了一会儿,他又补充一句,“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⑨我无语了……
⑩以蜗牛速度爬山的我,感觉自己背包成了累赘。老汉示意我把背包放到他的担子上。
⑪“那我付钱,行不?”他不说话,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他儿子“抢”了我的行李,附带还问我一句,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我太累了,半推半就地把行李交给他们。我跟在他们后面艰难地爬登着。心里犯着嘀咕,听说泰山上做小买卖的,心可黑了,漫天要价。我真怕人家狮子大开口。
⑫好容易捱到了山顶上,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儿子气喘吁吁跑过来,把背包水壶交给我。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就不见了人影。
⑬大家刚刚安顿下来,突然,同行的一位老师突发急病,老师们急匆匆请来山顶宾馆医务室的大夫。他观察了好一会儿,告诉我们山上的医疗条件极为有限,还是赶快送往山下的医院稳妥。一听说要下山,大家全傻了。刚艰难地爬上山如何下山?搀?抬?抱?扛?
⑭我灵机一动,三步并两步奔出,很快就在啃着大饼的民工中找到老汉,刚把紧急的情况向他说明,他噌地站了起来,“带路,救人要紧!”并约了三个同伴,借来一个床板和一床被子,准备出发。
⑮四个民工出力,这工钱肯定不会少要。我拿出一小叠钞票,“大叔,这一趟要多少工钱?”老汉紧蹦着脸:救人要紧!
⑯我紧追上,把一沓钱塞在他手中。他瞪了我一眼,快速地抽出几张,余下的一股脑儿塞给我。“俺们留下一顿大饼钱,够了。”
⑰迎着扑面的热浪,四位民工每人把住一个角扛在肩上,急匆匆出发了。骄阳下,他们裸露的微驼的背上的汗水,像黑夜里的光,晃得我心神微动。咔嚓!我快速摁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
⑱我仰天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只见蔚蓝的天际,已经透出一抹殷红的夕霞……
(选自2020年01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我”翻看照片心都会被“蜇”一下,说明往事给我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B.文章写“我”登山时先用力过猛后气力全无蹲在路边,自然地引出这群挑山工。
C.第⑬段结尾五个问号,表达了刚登上山又要下山的为难以及如何送同事下山的无措。
D.全文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记叙“我”泰山旅游的经历,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骄阳下,他们裸露的微驼的背上的汗水,像黑夜里的光,晃得我心神微动。(赏析句子)
【3】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解析。(写出两点即可)
【4】文章以“泰山魂”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
9、请以“从__________开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