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名副其实   富丽堂皇   再接再厉   眼花潦乱

B.锐不可当   莫名其妙   张皇失措   垂手可得

C.月明风清   鸡零狗碎   荡然无存   自渐形秽

D.垂涎三尺   触目伤怀   微不足到   不能自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xǐng)     子(mí)        暗(huì)        然而止(jiá)

B.闭(sāi)       旋(wò)        (qiǎo)       太守(zhǐ)

C.衣(zhě)       (sù)        默(jiān)       作样(mú)

D.猎(shòu)     裂(jūn)       (wǔ)          然(jiāng)

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坚持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实际上是想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B.鲁迅先生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C.近年来,长沙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小说《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众多读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班只有十几位同学没在本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佳绩,真可谓鹤立鸡群。

B.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就是将来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唯有和颜悦色宽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热情的回应。

C.雷锋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D.互联网如果成了任由谣言肆意流布的藏污纳垢之地,那么每个网民都难以独善其身。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壮景写情的手法。

C.颈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最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对《使至塞上》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3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让你终生受益,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中间四句默写下来。(字体要规范、工整、美观)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语段,完成问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我点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1)文段中提到的“保尔”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最喜欢读的一本英国小说是《 》。

(2)文段中“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第一次,与波兰人交战中腿部受伤,得了伤寒;第二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头部受伤;第三次,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他,回家养病;第四次, 。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

(3)文段中画线的“轻声地说……”说的内容可能是: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一窗牵牛花

风中萧

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酒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打骂,都无济于事,她依然如故。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

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去爬山,偏找没路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来。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需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动,更不能下床。

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就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阵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漫过无边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嚷嚷着难受,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

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搬来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开始让人以为是棵小草,随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抹新绿格外引人注意。

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爬,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那么多快乐和幸福。

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当然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盎然。

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这么高了。

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

她再也教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牵牛花开的季节,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着问:“怎么都是牵牛花啊?”她笑道:“喜欢啊!”她忽然想起问:“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我特意种上的。”母亲淡淡地说。

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她记得,就是从那时起,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1】读完全文,说说母亲当年为什么特意在君子兰盆里种上牵牛花。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性格变化的过程。

【3】简要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凡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每个人的一生都在遇见,一些人、一些事、一段文、一段情……  这些人、这些事或让你感动,或让你牵挂,或让你点赞;这些文、这些情、或让你动容,或  让你成熟。在你的成长道路上肯定有许许多多的遇见,哪段遇见,让你刻骨铭心呢?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