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D. 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B.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C.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D.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班级篮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B. 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C.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

D. 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4、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B.你会真心佩服昔人“麦浪”二字,若不是妙手隅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脸上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D.苏州园林有个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诗歌鉴赏。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 “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 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2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境?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者暗于成事  

;人不学,不成行。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一联,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桃花源记》中通过描写老人和孩子的幸福生活来反映安乐祥和的社会景象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文学名著阅读

(1)“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搜索,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描写     垒建巢穴时的情景。这部科普作品介绍了许多有“个性”的动物:如被毒蜘蛛咬伤的      会“愉快的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2)有人说:“人生需要不停地在每个岔路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朱德的选择谈谈你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后面题目。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2010年10期,有改动)

【1】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划线的“往往”一词不能删掉,为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总能带给我们新的领悟,它也许出现在再次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也许出现在再次欣赏熟悉的风景的时候,也许出现在重新认识身边的人的时候,甚至是同一件生活琐事,重新审视思考,也会收获新的领悟……

请以“新的领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