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离家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 这部小说的情节抑扬顿挫,读来激动人心。

C. 对于邻居的盛情邀约,我好意难却,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吃饭。

D. 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2、第三小组收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感受保尔为了革命具有的保卫黄河般的意志。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尔出身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保尔经受了严峻的自身与外在环境考验,坚持参加修建铁路,后因病致残,双目失明,以至全身瘫痪而死。

3、下列属于生动说明的句子是()

A.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C.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和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D.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4、下列选项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美丽的冀州平原不仅有栩栩如生、美丽迷人的自然风景,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未来的发展让人充满期待。

B.在考试前,老师让我们认真对待考试,遵守考试纪律,做一个坦荡如砥的人。

C.滹沱河两岸鲜花盛放,摩肩接踵的市民和车辆仿佛沐浴在花海之中。

D.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文阅读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面对诗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从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且颇为紧凑。

B.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巧妙地借用老妇之口,诉说了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C.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典雅华丽,典故巧妙恰当,一唱三叹,高低抑扬,达到沉郁顿挫的效果。

D.诗人用巧妙的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于客观的叙述中,让故事本身显露诗人的爱憎。

【2】用语精炼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体会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写山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_____________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9)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和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跟着法布尔悟人生。

蝉苦苦地在地下蕴蓄四年,才等来阳光下一个月的生命,这告诉我们:生命虽然短暂,也要执着等待,勇敢高歌。

蜣螂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____部分,第一段的黑体字是新闻的电头,作用是____。时间精确到“时”暗示____

2文中“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____

3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点议论。选文即从①____;②____等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4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班上有些同学周末写作业时用网络上的“百度作业帮”“小猿搜题”等软件来解决作业中的难题,为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业中寻求网络帮忙”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你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