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出下列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革命根据地,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在陕北时,斯诺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李大钊等共产党领袖,并试图从这些革命者的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绝世佳作,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学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著,无愧“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D.《昆虫记》可以说是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情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探究生命过程,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2、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

B. 我刚在舅舅家坐下来,他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看看电视。

C. 您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

D.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关爱。

B.《白杨礼赞》的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子夜》《围城》等。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北面。

D.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4、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   撺掇   因势象形   豁然开朗

B.皎洁   叹婉   历历可数   矫首昂视

C.彩虹   偏辟   无人问津   世外桃园

D.阡陌   怠慢   土地平旷   宛转悠扬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诗歌鉴赏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任务二:文佳试图以表格梳理《傅雷家书》内容,请填写他尚未完成的部分。

人物

简介

性格

傅雷

傅雷(1908-1966),字怒安,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他与夫人在 1954年至1966年间傅雷写给其孩子傅聪、傅敏近200余封家信,他是现代中国平凡又典型的知识分子。

严谨、认真,为人坦荡、秉性刚毅,慈祥仁爱、善于言传身教和解剖自己。

傅聪

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傅聪足迹遍布五大洲,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为什么巧合无处不在》,回答问题。

为什么巧合无处不在

①在一些人眼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个充满巧合的神奇地方。比如:某些数字或日期跟自已特别“有缘”,根本不认识的人之间竟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这些令人惊叹的巧合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的奇遇吗?

②心理学家看来,巧合只是一种共时性事件。共时性事件是指彼此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件。我们知道,一件事的发生一般是有前因后果的,即事件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而共时性事件的关系是非因果性的,其决定性因素是个人的主观经验。在这种非因果性原则的影响下,所有人、所有事都能被关联在一起。

③巧合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与人类特有的信息处理机制相关的。有人认为,鲨鱼皮肤上具有一种特别的结构,可以探测细微的电磁变化以帮助鲨鱼追踪猎物。很可能人类身上也有类似的机制,共时性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一些人传递出的信息被另一些人加工处理后,就会形成特定的情感和行为,我们因此觉察到巧合的存在。

④人类特有的信息处理机制与人脑处理信息的特点密切相关。人类的大脑对于规律和秩序有一种本能的渴求,总是试图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来。一项研究显示,巧合的发生是人脑探索现实现象因果关系的必然结果。这种探索机制的存在使我们能更好地学习与适应环境。同时,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习惯于从各类事件中提取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的东西,这些都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外部世界的宝贵信息。

⑤巧合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人们常常赋予事物特别的意义。尤其是当它能起到安慰或解释的作用时。因此,当“不寻常”的事物出现时,有些人会认定其必然蕴含深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巧合只存在于那些善于捕捉它们的大脑里。

⑥统计学家指出,许多看上去极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普遍发生的。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如果一个房间中有23人,那么有两人的生日在同一天的可能性会超过50%。有人将此视为无法解释的巧合,但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巧合的本质是概率,它们是随机发生的,没有任何特别意义,而且它们总是在发生,因此不足为奇。无论你将其赋予何种意义都纯属“自作多情”。

⑦一项研究专门收集了各种传得神乎其神的巧合性事件。经过对5000余件此类事件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有28%的案例都与日期或是数字有关。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最容易触发巧合感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数字,比如亲朋好友的生日、某个纪念日、一些谐音数字等。

⑧巧合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人们处于极度悲伤、愤慨或焦虑的情绪中。生活中有几类人对巧合更为敏感,比如相信神秘力量的人、容易将外部世界的信息关联到自己身上的人、热衷于追寻意义的人、试图从蛛丝马迹中寻求慰藉的人等。

⑨总之,对巧合的敏感度是因人而异的,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留心观察,用科学的思想诠释“冥冥中自有天意”的奇遇,对生活的认识将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积极。

【1】选文运用___________说明顺序,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一般”为什么不能删去?

我们知道,一件事的发生一般是有前因后果的,即事件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

【3】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如果一个房间中有23人,那么有两人的生日在同一天的可能性会超过50%。

【4】阅读选文,相信你对于生活中的巧合有了新的认识,探究下列三个生活现象,请从①②③中选出最准确的分析结论,并把对应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A.李华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内心的焦虑让他坐立不安,清晨看见一只喜鹊,他特别高兴,比赛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B.赵雷最近买了一双运动鞋,他发现街上有很多人穿相同品牌、相同款式的鞋,原来自己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品味相同的伙伴。

C.苗苗特别喜欢数字16,一直认为16是自己的幸运数字,本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时间居然是7月16日,她觉得语文考试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①习惯于从各类事件中提取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的信息,使人觉察到巧合存在。

②人们处于极度悲伤愤慨或焦虑的情绪时,对巧合更敏感,试图从外界的蛛丝马迹中寻求慰藉。

③巧合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人们常常赋予事物特别的意义,起到安慰或解释的作用。

A. 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生命是一次温暖之旅,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无数的爱与美丽与你同行,你走出的路途越远,遇到的美好就越多,一双永远温暖的大手,一句滋润心灵的话语,一个默默注视的眼神……因为有了这样温暖的陪伴,我们才有了前行的勇气。 

请你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温馨提示:要写出真情实感哦,从自己心灵出发的文字,才能抵达别人的心灵。细节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更充实,具体的内容胜过空洞的抒情哦!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