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B.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秋天的成都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小说集《朝花夕拾》。

B. 《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 《中国石拱桥》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

D.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3、在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B.他酒没沾唇,就已经醉了。

C.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D.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太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李胄,诗人朋友。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漠漠:水汽迷茫的样子。⑤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⑥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⑦浦:近岸的水面。⑧含滋:湿润,带着水汽。⑨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照应诗题中的“暮雨”二字,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了一层明亮的底色。

B.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欢快的心境相吻合。

C.尾联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D.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2】诗歌的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按要求默写。

(1)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5)《陋室铭》一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雨寄北》中想象他日相逢共话巴山夜雨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这个造反者先逃到武汉,又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这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接着他去了汕头,那里的红色工人已经占领了华南这个大海港,在周恩来领导下守了十日,抵御外国炮舰和地方军阀部队的进攻。后来他又去了广州,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

广州公社失败后,周恩来只得转入地下活动——一直到一九三一年,他终于“闯破封锁”,到了江西和福建的苏区。他在那里担任红军总司令朱德的政委,后来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我见到他时他仍担任这一职务。他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付轰炸机、坦克、装甲车,对付作为敌人后援的大城市全部财力,这一英勇的努力是为了要保住小小的苏维埃共和国,它没有海港,甚至没有盐吃,不得不用铁的意志来代替;后来他又身罹重病,九死一生,终于长征到了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1第一次接触周恩来,斯诺对他有何印象?

2斯诺对周恩来为他起草的旅程最初有何看法?后来如何?

3《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到现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半碟冷菠菜

①我注意到那个刚刚走进餐厅的一脸病容的老妇人。她好像刚从另外一个世界走进来,一脸的彷徨无助。

②原本就因为人手不足忙得有些心浮气躁的女孩,走过来问她要点些什么,她茫然地望着女孩说:“简单就好。我吃点青菜。”女孩耐着性子机械般地说了几种菜,她点了菠菜。然后两人又讨论了许久,老妇人又点了一碗四神汤,女孩松了口气,转身向厨房念了两声,快速奔向别的桌子。

③这个城市越来越容不下节奏太慢的老人了,尤其是在那些有年轻人当服务生的地方,比如快餐店或是超市。年轻的消费者通常都很清楚地点了东西,付了钱就迅速离开柜台,动作干净利落。老人总是问东问西、举棋不定,掏钱的动作又很慢,对方找了零钱还会抓不稳掉一地,如果再给一张小小的贴纸,恐怕会要了老人半条命。老人走进超市或快餐店,听到服务生嘴里咕咕哝哝地说着一些像机器人说的话时,会以为自己踏上了火星。

④四神汤和菠菜端上来了,老妇人还是一脸茫然,她嫌菠菜太多了吃不完,感到相当困扰。于是她向邻桌的中年男子求助:“我把菠菜分你一半好吗?你看我都还没动筷子。”老妇人还举起筷子证明“清白”,中年男子笑着摇头说他也点了青菜:“谢谢你。你自己吃吧。”被拒绝后的老妇人还是想寻找相助的“贵人”,她转而拜托另一桌的年轻人,四个刚下课的中学生也笑笑说不要,好像怕被老人传染到什么似的。

⑤我想到吴念真写的那个已经被改编成儿童剧的故事《八岁,一个人去旅行》。故事中,八岁的阿钦被爸爸要求从九份搭火车去宜兰,在车上他遇到一个卖完菜要回家的陌生老婆婆。其实阿钦不太敢看脸上抹了白粉的老婆婆,但是当老婆婆昏睡过去后,阿钦以为她死了,吓得大喊“救人啊”。救醒后,全车的人都以为阿钦是老婆婆的乖孙,阿钦也就扮演起老婆婆的孙子了。

⑥我望着自己满桌的菜想着,如果老婆婆来求我,我就欣然接受。果然,她站起来走向了我,我说:“好的,正好我没点青菜。谢谢你。”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我的桌上摆着猪肉、鲭鱼、嫩豆腐、萝卜汤,还有一碗大份卤肉饭。因为中午来不及吃饭就去工作,此刻只能午餐和晚餐一起解决。

⑦我吃着老妇人送给我的半碟菠菜,想着她的惜物和善意,对现代人而言反而是无法理解的事了。老妇人喝了汤吃了青菜,似乎有了点食欲,于是又加点了一碗卤肉饭。她去柜台结账时,女孩要她摸个彩,她摸出一张食品兑换券,是一个卤蛋。为了这个卤蛋她们又讨论了很久,老妇人望着我思考着。

⑧“她是不是又想问我,可不可以和她分半个蛋?”我摸着已经胀起来的肚子有点担心地想着。

(作者:小野)

1阅读全文,在横线上填空,概括故事情节。

①老妇人走进餐厅,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老妇人结账时,摸彩摸出一张食品兑换券。

2赏析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

她如释重负般给了我半碟菠菜,还向我鞠躬说:“谢谢你啊。”老妇人终于安心地回到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大概已经凉了的四神汤。

3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半碟冷菠菜”为题有什么好处。

4面对老妇人的半碟菠菜,中年男子摇头拒绝,四个中学生“好像怕被老人传染到什么似的”,而已经点了满桌菜的“我”为什么会“欣然接受”?

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选文主题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当我们走近名川大山时,壮观的景致、雄奇的风光很有看头;当我们迈入博物馆时,珍贵的文物、厚重的历史很有看头;当我们欣赏中外名著时,跌宕的情节、深邃的思想很有看头;当我们参加运动会时,激情的瞬间、青春的活力很有看头……

要求:请以“很有看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