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历史学家。
C.“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借指战火或战争;“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
D.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切断 区域 万船齐放 催枯拉朽
B.蔓延 唯愿 急如流星 俯仰生姿
C.蓝天 碧波 诺贝尔奖 潇洒自如
D.流淌 海啸 金戈铁马 排山到海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畸形qí 篡改cuàn 窒息zhì 锐不可当dāng
B.不逊xùn 绯红fēi 教诲huǐ 深恶痛疾wù
C.一绺liǔ 黝黑yǒu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
D.悄然qiāo 锃亮zèng 长髯rán 惨绝人寰huán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悲愤 毁灭 挑拨离间 分奔离析
B.缅怀 彷徨 袖手旁观 前呼后拥
C.狡辩 堕落 不知所挫 不修边服
D.挚爱 驰骋 轻歌慢舞 名符其实
5、阅读崔颢《黄鹤楼》,回答下列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全诗将神话传说和眼前景物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_____的情感。
【2】结合诗句,发挥你的想象,描述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_______。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 ____________。
(4)写山“奇”的句子:___________。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
8、阅读周克武《老屋》,完成下面小题
⑴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⑵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漫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已经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皱纹。
⑶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⑷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⑸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荡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母亲骂我一声“馋嘴猫”……
⑹老屋是心的归宿。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于全身:真的到家了。
⑺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材、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才圆垛上梁。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个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了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⑻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冷清。
⑼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⑽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⑾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跟紧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的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⑿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⒀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 _________→(2)_________→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__________→站在老屋门口
【2】细读第(2)段,请说说其中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中描写细腻感人,请根据具体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我的脸。”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分析加点字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
【5】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不少于8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
|
|
|
|
|
|
|
|
|
|
|
|
|
|
|
|
|
|
|
|
|
9、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认真审题,然后作文。②600字左右。不许抄袭前面阅读材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