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活动后,某班同学写了读后感,下面是从部分同学作文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服上穿短襦下穿长裙的优雅设计,使得现代社会的少男少妇女仍喜爱身着汉服走进大街小巷。
B.唐装雍容华贵、色彩绚丽、品类多、善变化,是因为唐代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包容的原因。
C.宋代服饰以高雅清贵的风格为主,体现了中国含蓄儒雅的民族性格,距今已有大约一千年左右的历史。
D.民国旗袍融合了清朝旗服文化与西方服饰文化,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至今仍备受人们的喜爱。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贺敬之在《回延安》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同时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当地的生活细节。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故又被称为“诗三百”。
C.吴伯萧,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
D.在《恐龙无处不有》中,作者先提出“在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这一现象,后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合理性,而在《被压扁的沙子》里,作者借助关于斯石英的研究,证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火山活动。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G通信技术正无时无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应用将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也促进各行各业转型与升级。(把“促进”改为“促使”)
B.近日,公安交管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在“安全带”后加“的行为”)
C.东莞市已全面铺开新一轮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将“分类处理”放到“分类运输”后)
D.我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是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我有决心,一定要改正缺点,努力争取进步。(把第一个“但是”改为“虽然”)
4、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寂静的春天》的创作源自于作者朋友的一封关于农药可能药死鸟的来信。
B.因为《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被视为现代环境保护的先驱。
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作者是卞之琳。
D.《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既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号______居士。词中最能体现词人豪放风格的句子“_____________”。
【2】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表达效果。
6、默写古诗文。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故曰: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6)下面是清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的端方题写在黄鹤楼的对联,请将崔颢《黄鹤楼》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中的诗句写在横线上。上联:我辈复登临,_______________。下联: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欧盟。
(7)唐代诗歌气象万千,传颂百代:有的雄浑壮阔: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有的忧国伤时: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有的悲壮惨烈: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1】美国记者__________在《 》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文中的“武装巡回宣传”是指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此书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列举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并简述其性格特征。
【4】昆虫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书中的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__________甚至会像婴儿般哭泣。
8、班级举行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作为演讲素材,请你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选自姚雪痕《低碳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量(千瓦时)x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升)x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千米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x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千米到1000千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x(千米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千米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x0.139.
(选自2009年12月10日《中国环境报》)
【材料二】
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对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倒逼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污染物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增效;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
(选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三】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亮眼底色。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专门研发“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延庆赛区竞赛场馆完工的同时,生态修复也接近尾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尽显其中;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作为造雪用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场馆建设的亮点,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人们在尽享冰雪运动无穷魅力的同时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除此之外,构建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也在如期推进,让环境友好的理念扎根生活。
(选自《冬奥效应,奏响新发展理念的乐章》)
【材料四】
生活图景一:唐代邛窑生产的省油灯是灯盏中的一种,它由瓷器制成。省油灯初看与普通灯盏没大的区别,但它的碟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有一个小圆嘴,用来向夹层中注水。在夹层中注入冷水以降温后,可省一半的油。
生活图景二:到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此“凉屋”堪称既绿色又环保。
生活图景三:在古代社会,交通只有水陆两路,除了安步当车以外,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轿、船以及马、驴等牲畜。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演讲内容要准确。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氧化碳排放都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在平常生活中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关注行为方式,为低碳生活做出贡献。
B.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科技创新成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的亮点之一,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C.低碳生活的理念早已在中国古代社会提出,古人出行只有水陆两路,这也导致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D.低碳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势必会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是摆在我国社会发展前的一个巨大难题。
(2)演讲思路要清晰。请你围绕“低碳”话题,整合以上材料,补全演讲主体部分的提纲。
(3)演讲要有针对性。本次演讲的听众是中学生及其家长,其中一个内容是向他们发出“低碳细节我落实”的倡议。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针对听众身份,向他们各提出一条具体的低碳举措。
①对中学生:
②对学生家长:
(4)演讲要有感染力。本次演讲打算引用一首诗来调动听众情绪,加深听众印象。请你从下面两首诗中推荐一首,按要求完成任务。
[甲]
山中景
[元]释英
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乙]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我推荐①_____诗,因为诗中有这样的“低碳”场景;②_____。引用这首诗我希望听众能感受到诗人这样的心情(结合相关诗句分析);③_____。
(5)为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演讲活动,校广播站要向同学们科普“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低碳生活”的概念、内容、意义等方面为广播站的同学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要求讲究说明顺序,100字左右。
9、我的______故事
要求:①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记叙文,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