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观赏活动展出作品时不慎打乱了以下书法作品的顺序,请你帮助他将书法作品按正确的演变顺序放回至展板上。正确摆放顺序( )
A.甲乙丁戊丙
B.乙丁甲戊丙
C.丁乙甲丙戊
D.乙甲戊丙丁
2、下面文段横线处所填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 过来,她已经 身体,像 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 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A.反应 展开 轻盈 拥抱
B.反映 展开 轻巧 拥护
C.反映 打开 轻盈 拥护
D.反应 打开 轻巧 拥抱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烂漫(màn) 诘责(jié) 文绉绉(zōu) 不逊(shùn) 广袤无垠(mào)
B. 禁锢(gù) 凛冽(luè) 执拗(niù) 绯红(fēi) 颔首低眉(hàn)
C. 宽恕(shù) 璀璨(càn) 憔悴(cuì) 凄惨(cǎn) 长吁短叹(yū)
D. 酒肆(sì) 胆怯(qiè) 迸射(bèng) 黝黑(yǒu) 正襟危坐(jīn)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为“我从家乡启程,万里行舟,依依不舍地送走朋友,看到朋友远行,也勾起了我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野花竞相开放,却还没到让人眼花缭乱的程度;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为“浩瀚的沙漠中烽火台上孤烟直上,无尽的黄河上落日浑圆”。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为“天色已晚,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不禁生出无限的哀愁”。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下列是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简洁明快地勾画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迷人眼”“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百花盛放使人眼花缭乱,春草深密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出行》写的是初春景色,那么《春兴》一诗描写的是春天哪个阶段的景色?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_______。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 ____________。
(4)写山“奇”的句子:___________。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_(人名),这部著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以上特点加以分析。
8、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博物馆主题游报告2020》(下称《报告》),基于同程旅行平台2019年度(付费)博物馆大数据分析了博物馆主题游的最新趋势和规律。《报告》显示,随着博物馆文化的日益普及,涌现出了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网红”博物馆,居民对相关主题游的热情大幅提高。《报告》数据显示,博物馆的核心消费人群年龄结构整体偏年轻化,其中,30岁以下人群合并占比49.3% ① 。从全年各月份的客流分布情况来看,全国主要(付费)博物馆2月、8月和10月 ② 。由此可见,30岁以下的群体是各类博物馆的核心客群。
【材料二】①2020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推出众多优质展览,从历史遗存、书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等方面,展现600岁的紫禁城和95岁的故宫博物院所蕴蓄的深沉魅力。
②午门展厅于2020年5月、9月、12月先后有“韩熙载夜宴图——历代人物画作品展”“《清明上河图》与历代风俗画”“康、瘫、乾瓷器大展”展出。景仁宫2020年4月。9月先后举办了“清代漆器特展”和“乾隆三器展”。
③2020年9月至11月,在午门展厅举办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以600年来时间轴线中的20余个关键年份为基点,通过紫禁城的营结、改造和保护等关键性事件,介绍600年来的城中变化。在文华殿展出的“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全面展现苏轼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风范及其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①时间过了600年,故宫却变得越来越年轻。故宫里的皇帝们戴起了墨镜、比着剪刀手,占画里的美人动了起来,或观镜、或赏花、或观蝶。故宫口红、朝珠耳机、“朕本布衣”帆布袋等文创产品,时尚而接地气。《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上新了,故宫》这些与故宫有关的电视节目屡屡刷屏,动不动就上热搜。一场轰轰烈烈的传统文化复兴活动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
②近些年,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相结合的IP跨界并不少见。故宫当然也不落人后【甲】曾经需要排队租。借的讲解器,现在被完全整合进手机中;使用微信“玩转故宫”小程序,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定位自身位置,规划步行线路,听取现场讲解,同时它还提供打卡服务,可以一键分享旅游经历。
③故宫还强势打入了二次元的世界,让《清代皇后朝服》和《胤祺美人图》在《奇迹暖暖》中时髦呈现。游戏用户在手指点触间,便可感受故宫珍藏华服的文化魅力。用这种方式,原本闭锁在展馆中的文物有了能够辐射到每个年轻人身边的“超链接”,只要一次点击,就能见面。
④故宫,从过去一个伟大的建筑群,到今天顶级的博物馆,再到未来更加动人的文化符号,诚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与腾讯签约时所说;“【乙】我们永远在路上,我们不会停止,”
【1】根据材料一图片的内容,将【材料一】中①②两处的语句补写完整。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三】甲、乙两处依次填写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除了在文化上玩得贼溜,在拥抱互联网上也完全走在一线位置【乙】温故知新,奔腾不息
B.【甲】除了在文化上玩得贼溜,在拥抱互联网上也完全走在一线位置【乙】奔腾不息,温故知新
C.【甲】除了在拥抱互联网上走在一线位置,在文化上也玩得贼溜【乙】奔腾不息,温故知新
D.【甲】除了在拥抱互联网上走在一线位置,在文化上也玩得贼溜【乙】温故知新,奔腾不息
【3】材料一中划线句子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说出故宫成为“网红”博物馆的三条原因。(每条不超过15个字)
【5】近日,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系列“萌萌哒”的表情包,严肃的历史人物,通过搞笑卖萌的方式进入了大众视野,引发了众网友的争议。请你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9、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
提示:春,咏叹生活的酸甜苦辣;歌,抒尽人间的喜怒哀乐;曲,穿透历史,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余音绕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你会发觉:春天充满生机与活力,是生命的象征;春天拥有美好的前景,是青春与希望的象征;春天拥有温暖的阳光,是关爱的象征;春天拥有绵绵的春雨,是思念的象征。山水有春,风雨有歌,岁月有曲,亲情有讴,校园有乐……(友情提示:“春”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 请以“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题目:我不再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