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能否落实,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将“保证了”改为“是确保”)

B.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俗称“海水稻”)的推广和研发,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将“推广和研发”改为“研发和推广”)

C.“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念,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应将“发生”改为“产生”)

D.冬季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多发的原因是冬季气温低、施工条件不利、作业人员感觉敏感度减弱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2、下列加横线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退guì  yǎo  白洋dìng

Bsuí  zhǐ  蹿一蹿cuàn

Cjīn  fú   巍巍chàn

Dtí hài  击炮pò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农(diàn)   刻(juān)   退(kuì)   屏息声(liǎn

B.)   形()   要sài)   锐不可dǎnɡ

C.责(jié然(qiǎo)    绯红(fēi)   深痛疾(è

D.首(qiáo)   杆(wéi) 胆qiè)   接而至(zhǒnɡ

4、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

C.《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了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D.《饮酒》(其五)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写美好的田园风光。诗人在这里悟出了人生真谛。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文阅读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友人离开诗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诗意,简要概括。

2“白云无尽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出他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巴金说:“《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请从“趣味”“美感…,思想”中任选一个关键词,结合《昆虫记》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不超过80字)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记傅雷

杨绛

①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

②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登登咚咚一阵历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忙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回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③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梅馥称傅雷为“老傅”;我回家常和钟书讲究:那是“老傅”还是“老虎”,因为据他们的乡音,“傅”和“虎”没有分别,而我觉得傅雷在家里有点儿老虎似的。他却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但众多朋友里,难免夹杂些不够朋友的人。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制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作他的翻译工作。

④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让给梅馥了。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钟书建议他临什么字帖,他就临什么字帖;钟书忽然发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七帖来,并用草书抄稿子。

⑤我只看到傅雷和钟书闹过一次别扭。一九五二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事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又回复书信来往。

⑥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的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

⑦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只要看他翻译的这传记五种,一部胜似一部。《夏洛外传》是最早的一部。《贝多芬传》虽然动笔最早,却是十年后重译的,译笔和初译显然不同。他经常写信和我们讲究翻译上的问题,具体问题都用红笔清清楚楚录下原文。这许多信可惜都已毁了。傅雷从不自满——对工作认真,对自己就感到不满。他从没有自以为达到了他悬的翻译标准。他曾自苦译笔呆滞,问我们怎样使译文生动活泼。他说熟读了老舍的小说,还是未能解决问题。我们以为熟读一家还不够,建议再多读几家。傅雷怅然,叹恨没许多时间看书。有人爱说他狂傲,他们实在是没见到他虚心的一面。

(选自《<傅译传记五种>代序》,有删减)

1文章通过那些事情来表现傅雷的性格特点?请分点概述。

2说说你对第段划线句子加粗词的理解。

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

3请根据上下文推断第段的《刚第特》的教训的含义。

4段传神第刻画了傅雷作为严父的形象,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5傅雷的性格特点,在众人眼中与作者眼中有何异同?作者在文中写出了傅雷不为众人所了解的一面,使得人物更加立体鲜活,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一份永久的思念,一次发自内心的感激……

请以“藏在心底的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说真话,抒真情;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