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名著讲堂就要开课了,同学们接踵而至地来到教室,生怕错过精彩的内容。

B.每当来到海边游玩,我都痴迷于站在沙滩的最前方,感受风口浪尖的爽快。

C.《端午奇妙游》用唯美的水下舞蹈,诠释了别样的精彩,展现了无所不为的创造力。

D.小长假过后高架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济南这座城重又恢复了平日里的忙碌。

2、下面两个语句都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语句(一)中的画线句,是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语句(二)中的画线句,用“还有一个我”强调自己不在麻木国人之列。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语句(一)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甲]也无怪他们疑惑

语句(二)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乙]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A.[甲]冒号[乙]分号

B.[甲]冒号[乙]冒号

C.[甲]分号[乙]分号

D.[甲]分号[乙]冒号

3、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引出两处古人名室,运用类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于说明陋室不陋,还含蓄地以古贤人自比,进一步表达作者的志趣、抱负。

B. 抒情散文《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作者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C.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作者是竺可桢,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D. 《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明代文学家。他所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4、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该句无语病)

B. 我坚信,在书海耕耘,能让人遇见不同风景,成就人生的品质和高度。(该句是单句)

C. 近年来,有不少当代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其中有不少出自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比如“平凡的世界”“推拿”“红高粱”。(该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该文学常识表述无误)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第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请你引用所学的古代诗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吟诗:“山气日夕佳,(1)______”,赏陶渊明笔下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2)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赏崔颢笔下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3)______,长河落日圆”,赏王维笔下塞外大漠的雄浑壮丽之美。

诵词:“我报路长嗟日暮,(4)______”,我们体会到李清照在人生道路上的茫然;“(5)____________”,我们感悟到晏殊借落花和归燕传递的惋惜伤感之情。

读文:“富贵不能淫,(6)____________”,孟子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里另一篇以人名为题的作品是《________》。

(2)《列夫·托尔斯泰》作者为奥地利作家______,它属于传记,这种文体有__________这两个鲜明的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 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以《窗外》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