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最近频发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夸夸其谈

B. 填报志愿时,他既想报A高中,又想报B高中,总是见异思迁

C. 这处游览胜地的环境脏、乱、差到了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2、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讲述了世外桃源的故事,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由春秋时的孔子辑录、编纂而成。

C.《陋室铭》以物为喻,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作者是唐代刘禹锡。

D.《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皎洁   踊跃   缈远   销声匿迹

B.严峻   撩原   枯燥   草长莺飞

C.震憾   磅礴   褪色   人情世故

D.家眷   迁徙   辐射   周而复始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因为人工智能为各行业提供了发展契机造成的。

B.国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见证,用心唱国歌,不仅能传承民族精神,更能坚定文化自信。

C.由于青少年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D.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的完成迈出重要节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寨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征蓬”比喻 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2)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饮酒(其五)》中反映了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表现了他恬淡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4)水皆缥碧,_________。游鱼细石,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5)请写出一句带有“桥”字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所得到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A光着头在街上走着,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1)语段节选自__________(书名),文中A指的是__________(人名)。

(2)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文章《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中国随即发出海啸警报。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③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图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

④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1】选文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海啸”?

【3】选文第③段“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句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4】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怎么玩,和谁玩,则是一门学问。一路走来,你的最佳玩伴是谁?你们一起经历了什么?又有了哪些收获?请以“最佳玩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按格式完成作文提纲;(2)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以及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