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无所不为

B.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D.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2、下面有关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发展。

D.《经典常谈》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传习录》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

3、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文化遗产应在被观赏、被分享中得到保护、诠释和延续。换言之,文化遗产_______通过适当途径发挥作用,通过特定方式被大众所关注与分享,_____具有旺盛的生命力。_______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排斥对其进行合理利用,_______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A.不但  而且  既然  那么 B.只有  才能  既然  那么

C.只有  才能  因此  而且 D.不但  而且  因此  而且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娌(zhóu) 要() 绯红(fēi首而望(qiáo

B.气(xiè)   杆(wéi)   教诲(huǐ息敛声(bǐng

C.热(chì)   私shú)    骤雨(zhòu)   精竭虑(dān)

D.(zhǔ)   然(qiǎo见(piě首低眉(hàn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逄世难,独将褒鬓客秦关。

[注]①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②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③逢世难:遭逢乱世。④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甲诗尾联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C.乙诗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D.乙诗尾联正如清人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点明主题,表现了一种感伤却又不失希望的心态。

2请你发挥想象,描述甲诗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示的情景。

3两首诗的颈联都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3)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出因战事连绵,表达对亲人音讯的渴盼,对家人思念的句子是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进行思考探究,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什么老师不知道的事,那么在雷沃米尔之后再谈论蝉的故事也没什么意义。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就在我居住的地区收集研究资料,他把标本泡在三六烧酒里,用大型马车运过去。但我恰好相反,我是在蝉的陪伴下生活的。当七月来临,它们占据了从牲口棚到屋檐下的每处角落。我们共享同一个居所。我是房子的主人,但在房子外面,蝉才是掌权的主妇,她吵吵嚷嚷,无理取闹。这位性格直率的邻居常常前来拜访,让我得以了解关于她的一些细节,雷沃米尔做梦都没法拥有这样的条件。——节选自《蝉出地洞》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认为知了猴在外壳开始裂开之前,味道最美。但法布尔亲自烹饪品尝后却发现味同嚼蜡。由此,法布尔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光辉的学术生涯中做过的一点傻事,就是把村野玩笑当成了真实的资料,并记录下来。而法布尔对各种民间说法,譬如知了猴的美味,蝉的药效等一向是深表怀疑的。

(材料三)在中国,知了猴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而且还是中药里的一味药材。

1请你品味(材料一)中的画线句,联系整本书的阅读,说一说与雷沃米尔的研究相比,法布尔的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我们共享同一个居所。我是房子的主人,但在房子外面,蝉才是掌权的主妇,她吵吵嚷嚷,无理取闹。

2法布尔说:“除了感觉之外,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天获得的灵感。”譬如,他就发现蝉似乎天生能预知到来自蚋的破坏,因此产卵的数量特别大。还有哪些昆虫也具有这种本能的智慧?请另举《昆虫记》中一例。

3(材料二)体现了法布尔怎样的科学精神?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说说你对法布尔这种精神的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疫苗为何能对付新冠病毒

①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成功分离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并开始了疫苗的研发。面对肆虐的病毒,大家都认为疫苗是“全村的希望”。那么,疫苗是什么?

②传染病具体指的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所以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有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控制住任意一项都可以阻断传染病的传播。疫苗的作用就是保护易感人群。

③天花是人们用疫苗消除的第一种传染病,它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在人类消灭天花的过程当中,人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发明了牛痘疫苗。1976年,全球开始推行牛症疫苗接种,实现了对所有易感人群的保护,天花病毒的感染被大大遏制,死亡率也有了明显的降低,进而成功阻断了天花的传播。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根除天花。

④如果疫苗成功问世,人们是否能像消灭天花一样消灭新冠病毒?

⑤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要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新冠病毒导致的疫情,就能得到回答:仅仅靠疫苗还不够,还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

目前多篇论文的结果证明,新冠病毒最初来源于蝙蝠体内,经过某种尚且未知的中间宿主传染给人类。随着在人群体中的传播,感染了病毒的患者成了新的传染源,也需要及时接受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更多的人。

⑦从控制传染源这个角度来说,疫苗的作用是不大的,我们无法给野生动物注射疫苗,也没法限制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最好的方法是从我们自己做起,不买卖、食用野味、减少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

⑧从传播途径来看,目前分析,新冠病毒可能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触摸污染物体表面后触摸嘴巴、彝子或眼睛传播。从此方面来看,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个人防护至关重要,戴口罩、戴手套、勤通风、勤消毒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自己,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⑨现实生活中很多传染病的控制,都是通过为易感人群接种相应疫苗来实现的。

⑩个人观点认为,疫苗不能从根本上消灭新冠病毒。一方面,相比于天花病毒这一类基因组稳定的DNA病毒而言,新冠病毒由于是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很有可能会让病毒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也造成疫苗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即使成功消灭了人群间的新冠病毒,请不要忘记病毒依然附着于其天然宿主——蝙蝠身上。如果人类自己还不能吸取教训,不改变食用野味的恶习,或者不加保护地向野生动物栖居地开拓疆土,类似的潘多拉魔盒还会被打开。

(1)从文中看,预防新冠我们要做好哪三个方面?

(2)第⑥段中,“目前多篇论文的结果证明”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3)简析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方面,相比于天花病毒这一类基因组稳定的DNA病毒而言,新冠病毒由于是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很有可能会让病毒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也造成疫苗效果大打折。

(4)现在,新冠疫苗已经问世,很多人认为接种上疫苗就万事大吉了。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接种疫苗后为什么还要谨而慎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收集要点资料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写一篇题为《成长路上,有你为伴》的演讲稿。

要求:①演讲的主体部分选择三个要点(不与18题中的要点重复),然后用阅读过的书籍中的素材作为论证材料。②字数不少于600,不出现与学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小名、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