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
B.2
C.3
D.4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为( )
A.2
B.1
C.-1
D.-2
5、当时,
( )
A.
B.
C.
D.0
6、 如图,小林从P点向西直走12米后,向左转,转动的角度为α,再走12米,如此重复,小林共走了108米回到点P,则α等于( ).
A.30° B.40° C.80° D.不存在
7、如图,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旋转,得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旋转角∠BAB′的度数是( )
A.60°
B.90°
C.120°
D.150°
8、对于函数y=-x-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3)
B.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C.当x>1时,y<0
D.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9、已知□ABCD,给出下列条件: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添加其中之一能使□ABCD成为菱形的条件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10、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P是对角线
上一点,
于点E,
于点F,连接
,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
;②
且
;③
;④
的最小值为
;⑤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1、某初中学校共有学生720人,该校有关部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人对其到校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此可以估计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_____人.
12、若关于x的函数y=x|m|-1+9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为_________.
13、若4x2+m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等于___________.
14、代数式是完全平方式,m=___________.
15、某次数学测验中共有16道题目,评分办法:答对一道得5分,答错或不答一道扣1分,某学生有一道题未答,那么这个同学至少要答对________道题,成绩才能在60分以上.
16、若,则
___________.
17、如图,在矩形中,
是
上一点,
是
上一动点,连接
,取
的中点
,连接
,当线段
取得最小值时,线段
的长度是_________.
18、化简:=_____.
19、已知(x1,y1)和(x2,y2)是直线y=3x上的两点,若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y1___y2.(填“>”,“<”或“=”)
20、“学习”的英语单词“”中,字母“
”出现的频率是______.
21、解不等式组: 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
22、如图,己知,A(0, 4),B (t,0)分别在y轴,x轴上,连接AB,以AB为直角边分别作等腰Rt△ABD和等腰Rt△ABC.直线BC交y轴于点E. 点G(-2,3)、H(-2,1)在第二象限内.
(1)当t =-3时,求点D的坐标.
(2)若点G、H位于直线AB的异侧,确定t的取值范围.
(3)①当t取何值时,△ABE与△ACE的面积相等.
②在①的条件下,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3、计算: .
2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为y=x+b交y轴于点A(0,3),交x轴于点B,直线x=2交AB于点D,交x轴于点E,P是直线x=2上一动点,且在点D的上方,设P(2,n).
(1)求点B的坐标及点O到直线AB的距离;
(2)求ABP的面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当=1时,以P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PC,求出点C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