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数学

一、选择题(共10题,共 50分)

1、,则       

A.5

B.6

C.3

D.2

2、下列疫情防控知识图片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满足的整数x是()

A.-2,-1,0,1,2,3 B.-1,0,1,2 C.-2,-1,0,1,2 D.-1,0,1,2,3

4、如图,将矩形ABCD沿BE折叠,若∠CBA30°,则∠ABE为(  )

A. 90° B. 60° C. 45° D. 30°

5、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6、如图,在△ABC中,EF分别为ACBC中点,若AB=6,BC=7,AC=8,则EF=(  )

A.3

B.3.5

C.4

D.4.5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8、,则       

A.

B.0

C.1

D.3

9、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11、分解因式:_____

12、已知a-b=2a=3,则a2-ab=___________.

13、在第______象限,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

14、△ABC中BC边上的中点为M,把△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A1B1C1的B1C1边上中点M1的坐标为(-1,0),则M点坐标为_________.

1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线段CD上,且CE=3DE,过点CCFBE,垂足为点F.连接OF,则OF的长为_____

16、如图,将4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若按此规律摆放n个这样的正方形,则这n个正方形两两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________

   

17、已知:如图,O是∠APB内部一点,MN分别是点O关于PAPB的对称点,连接MN,与PAPB分别交于点EF,连接OEOF,若OEF的周长为10cm,则MN=________cm.

18、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已知AB=DEAB//D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使得△ABC≌△DEF.

19、如图,下面的图象记录了某地一月份某大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你仔细观察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这个问题中,变量分别是______,时间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20时的温度是______℃,温度是0℃的时刻是______时,最暖和的时刻是_______时,温度在-3℃以下的持续时间为______小时;

(3)你从图象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1~2条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将长为cm的弹性绳放置在直线上,固定端点,然后把中点竖直向上拉升至点,则拉长后弹性绳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21、数学课上,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尺规作图:作△ABCBC边上的高线.

已知:△ABC

求作:△ABCBC边上的高线AD

下面是小东设计的“作△ABCBC边上的高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作法:如图,

①以点B为圆心,以BA长为半径作弧,以点C为圆心,以CA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C下方交于点E

②连接AEBC于点D

所以线段AD是△ABCBC边上的高线.

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小乐和小马帮助小东完成下面的证明.

小乐证明:

∴点BC分别在线段AE的垂直平分线上(依据1)

BC垂直平分线段AE

∴线段AD是△ABCBC边上的高线.

小马证明:

∴△ABC≌△EBC

又∵

(依据2)

线段AD是△ABCBC边上的高.

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什么?

(3)请你用不同于小东作图的方法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尺规作图,不写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

(4)若,则BC边上的高AD的长度为________.

22、如图,四边形中,相交于点 F

   

(1)求证:

(2)判断线段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3、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的平分线交于点

(1)求证:

(2)若.求的周长.

24、如图:锐角ABC中,C2BAD是高,求证:AC+CDBD

线段和差,通常用截长或补短法证明,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思路,请你按他们的思路,给出一种证明.

甲:截长法,在DB上截取DEDC,连AE,去证BEAC

乙:补短法,延长DCE,使CECA,连接AE,去证DBDE

25、学习了分式运算后,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计算题:,甲、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分别如下:

老师发现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都有错误.

请你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帮助他分析错因,并加以改正.

(1)我选择哪位同学的解答过程进行分析.(填“甲”或“乙”)

(2)该同学的解答从第几步开始出现错误(填序号),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请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