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9题,共 45分)

1、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2、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5、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6、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7、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8、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10、   材料:201962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

对此同学们畅所欲言。

A:全球面临多磨难,国际责任无须担,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B:携手合作谋共赢,主导世界的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了。

11、判断说理:

(1)今年两会期间,广大网民积极地通过“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向政府建言献策。

判断:

理由:  

(2)在国庆假日里,文化游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大家到文化古迹、博物馆,感受璀璨的中华文明 。小闽选择到山东曲阜追寻圣人足迹,感悟儒家文化。  

判断:

理由:  

 

12、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制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共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看到上述新闻,有同学认为:治理国家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道德要求就可以了,不需要法律。请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强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请结合时事知识,说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印发和实施的意义。

14、九年级小明在一次大考中优势学科数学考砸了,真是伤心欲绝,于是偷改了试卷分数。可是,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批评了他几句。他就和妈妈顶撞起来,说:“别跟我讲中国梦,我读书只

为我自己的理想!”

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言行作简要分析。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中国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2017年7月被写入联合国决议,2018年3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我国宪法。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许多产品早已经实现了在甲地设计研发,在乙地生产,在丙地组装,在丁地上市销售。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还需要各国人民间怎么做?

(2)材料一表明我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遵循怎样的原则?

(3)材料二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个重要特点?

(4)材料二该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5)材料二这个特点给我们带来哪些积极意义?

16、在某校开展的“让法永驻心间”的黑板报中,有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提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不得实施家庭暴力;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材料二: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凡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须向宪法宣誓。

(1)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侵害了未成年人什么权利?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施暴者的监护人资格属于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选举或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为什么必须公开向宪法宣誓?

(3)在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17、基础知识填空。

(1)_____ 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_____的较量。

(3)中国首倡的_____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4)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_____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于_____年写入宪法。

(6)何大叔把自家承包的土地流转给附近的农场,每年获得2万元收入。何大叔把土地流转出去,出让的是对土地的_____权,同时获得_____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