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3、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4、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5、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6、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8、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9、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之间互不往来,各自发展,才相安无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评析。
11、只要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判断:
理由:
12、 观点一:反腐倡廉惩贪官,依法行政是关键。
观点二:公民监督作用大,反腐倡廉靠大家。
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13、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节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持续性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指明方向。
(1)做为即将初中毕业的你,请说出一项你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
(2)根据材料,结合初中所学知识,谈一谈对新时代的中学生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2018年,我国贫困人口地区分布情况及数量变化 | |||
年度 | 西部地区(万人) | 中部地区(万人) | 东部地区(万人) |
2017 | 1634 | 1120 | 300 |
2018 | 1040 | 843 | 108 |
材料二: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课题。随着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陆续实施,中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之势。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只有在区域发展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图表说明了什么?
(2)依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结合材料说一说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15、李某最近很“纠结”:一所科技职业学院依据他的特长要破格录取他。李某经过实地考察、咨询老师、慎重思考后认为该校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很适合他这种类型的学生发展。但是,父母坚决不同意,认为“只有上普通高中,考名牌大学才会有出息”。
如果李某请你帮助他说服父母,你用到的理由有哪些?
16、 材料一:2018年12月1日,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的重要讲话,从2013年到2018年,习近平已经连续六次出席G20峰会,在这几次峰会上,习近平发出中国声音,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二: 习近平在峰会上发出的中国声音,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社会的响应,智利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国际问题专家表示,多数G20成员国承诺将保持经济开放政策,中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经济开放将有利于拉美国家和中国在自由贸易框架下实现共赢。
(1)我思考:国际社会重视中国的声音,其原因有哪些?
(2)我列举:近年来,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哪些负责任的承诺?
(3)我践行:为了使中国的声音更加响亮,我们应该怎样做?
17、2020年2月的一天,吉林市某小区门前一中年男子不戴口罩,还要强行进入小区,被门卫拦下,与门卫发生争执,其他人报警,警察将其带走后被拘留。依法防疫人人有责,防疫面前公民要自觉遵纪守法。
请回答问题:
(1)依法防疫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基本方略?
(2)案例中中年男子不服从防疫管理被行政拘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作用?
(3)依法防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4)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