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汕头初二下学期三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川菜以善用麻辣著称,由此可推断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湿度大 B.风力大 C.光照强 D.降水少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日本是群岛国家,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B.澳大利亚的人口和经济中心主要在东北部

C.美国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带,涉临三大洋,又跨两大洲的国家

D.俄罗斯面积最大,属于亚洲国家

3、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山河大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北三省的“山环”指太行山脉,大、小兴安岭

B. 东北三省的“水绕”指黑龙江、鸭绿江和松花江

C. 东北三省的“沃野千里”是指孕育有黑土地的东北平原

D. 乌苏里江和鸭绿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有着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并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       

A.周庄

B.同里

C.苏州古典园林

D.乌镇

5、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不包括的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海南

6、美国的本土部分地处哪两个大洋之间(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北冰洋和印度洋

7、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下列情况不容易爆发疫情的是( )

A.海鲜市场人员密集,人员流动大

B.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且遇上春节返乡潮

C.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员流动小

8、下图中的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在亚欧大陆北回归线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9、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图中的民居常见于我国的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10、东北三省是我国的_____工业基地,鞍山依托_____  资源,发展了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结构。( )

A.轻  铁矿 B.重  铁矿 C.重  石油 D.轻  石油

11、下列界线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相一致的是(  )

①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③1月份0℃等温线 

④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⑤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12、澳门与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相同的策略是(   )

A. 围湖造田   B. 见海底公寓   C. 开拓荒地   D. 填海造陆

13、巴西的足球明星罗纳尔多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说:“14岁以前,我不知穿鞋是什么滋味。”这句话反映了巴西气候特点中的

A.温和湿润

B.多雨

C.炎热

D.凉爽

14、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共同发源于下图中的( )

A. B.

C. D.

15、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A.旅游业 B.水产养殖业 C.畜牧业 D.农产品加工业

16、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为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B.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C. 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全部迁走,逐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 实行计划生育或政府提供粮食鼓励生态建设,逐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18、对下列诗句和谚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指的是我国四大牧场之一的内蒙古牧场的景观

B.“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反映的是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D.“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19、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密布,关于本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水运交通便利 B. 水资源丰富 C. 耕地为旱地 D. 水乡风光秀丽

20、要实现区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坚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C.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扬短避长,因地制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台湾是我国多地震的地区,其原因是  

 

22、正在建设的神府---鄂尔多斯煤田,位于   的交界处。

23、北京的地形、地势与河流:以__________为主;地势由_________向__________倾斜。主要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均属海河水系。

24、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北方河流流量比南方河流流量______, 南方植被类型以________为主。

25、我国最大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

26、西北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7、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

28、在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都有华人聚居的、富有特色的“________ ”.

29、将下列的地理事物特征与该地理事物名称相匹配。

①世界第一高峰②我国最大湖泊③聚宝盆④我国最长河流⑤我国含沙量最大河流

A.长江   B.青海湖   C.柴达木盆地   D.珠穆朗玛峰   E.黄河   F.塔里木盆地   G.鄱阳湖

①配____②配____③配____④配____⑤配____。(填字母)

30、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______盐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1中的山脉A是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_

(2)图1中河流的①②③河段中,含沙量最大的是______河段,原因是___________

(3)读甲、乙、丙图,观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图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泥沙最多的是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茂密,水土流失越_________(重/轻)。因此,保持黄土高原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经济特区①、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铁路线),④是_______(铁路线)。

(2)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及金融中心,可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A.博彩旅游业是重要支柱产业                 B.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基地

C.人多地狭                                           D.煤炭丰富,是重要的能源基地

(4)简要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

33、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看图填出四大地理区域。

A________地区,       B_________地区,

C________地区,       D________地区。

(2)图中的景观图应该在______(填字母)地区。

(3)A和B地区的界线是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关于这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冬小麦与玉米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田的界线   ④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⑤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界线

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④⑥

34、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8日21时,为期10天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我国武汉开幕,中东国家卡塔尔派出25人参加了本次运动会。

材料二 下图为“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及“武汉和多哈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1)卡塔尔的经度位置是_____

(2)中东地区地处“_____”的位置,其中_____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3)中东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及其沿岸地区。

(4)据图分析可知卡塔尔的气候特点是_____, 武汉的气候类型为_____气候。造成成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5)中东地区主要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______

A.黄种人;基督教  B.黑种人;犹太教 C.白种人;伊斯兰教  D.混血种人;佛教

35、下面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轮廓及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甲半岛上的山川分布可以看出其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

(2)乙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______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3)丙半岛上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该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__________等国家。

(4)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三大半岛上的国家都属于________国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