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清王朝加强与西藏联系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顺治接见五世达赖,并正式赐予其“达赖喇嘛”的封号
B.清政府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C.派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D.雍正时颁行“金瓶掣签”制
2、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
A. 西域都护 B. 军机处 C. 驻藏大臣 D. 宣政院
3、下列农作物,不是明代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是
A. 玉米
B. 向日葵
C. 甘薯
D. 占城稻
4、到9世纪后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契丹服装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北宋官方曾多次颁发诏书禁止百姓穿用契丹服装。材料体现了
A.农牧文化的交融
B.民族政权的并立
C.民族战争的延续
D.对外交往的频繁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
A. 元宵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D. 中秋节
6、指南针传入欧洲是由( )
A. 意大利人 B. 波斯人 C. 阿拉伯人 D. 蒙古人
7、央视科教频道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是指
A. 辽统治者 B. 金统治者
C. 匈奴统治者 D. 西夏统治者
8、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 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雅克萨之战 D. 台州九捷
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由此可知( )
A.作者生活在南宋与辽、西夏对峙时期
B.统治者吸取了北宋后期耽于享乐的教训
C.南宋政权偏安一隅,统治者不思进取
D.该诗的时代背景是北宋与金对峙
10、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发明曲辕犁
③开创了行省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11、关于辽、西夏、金的相同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②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
③都对中原文明进行了学习和利用 ④都向宋朝臣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到了南宋时期,人们的主食主要来自于( )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粟米
13、唐太宗在《帝范》中明确指出:“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自治。”对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B. 裁撤冗官,整顿吏治
C. 废除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
D. 合并州县,考核官员
14、下面说法最符合隋唐特点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帝国的衰落
D.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15、《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介绍道:“原名《太史公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卷。”该读本介绍的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16、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起到重要作用是
A. 重新统一了蒙古 B.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 稳定了西藏政局 D. 加强了对黑龙江地区的管辖
17、清朝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徽商是指( )
A.山西商人组成的商帮 B.安徽商人组成的商帮
C.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商帮 D.福建商人组成的商帮
18、唐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
A. 鉴真
B. 崔致远
C. 遣唐使
D. 玄奘
19、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引进中国,不但丰富了中国物种,而且还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最早引进这些物种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0、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A.《史记》 B.《论语》 C.《资治通鉴》 D.《春秋》
21、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2、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___________,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3、黄巢起义:_____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________。
25、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四大发明 | 造纸术 | 印刷术 | 火药 | ⑤ |
发明 | 西汉发明,东汉 改进 | 唐代《金刚经》是①印刷品,北宋②发明③印刷术 | 唐代发明,唐末用于④,宋代更广泛 | 宋代制成并用于 ⑥ |
影响 | 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 对欧洲社会产生震动 | 为环球航行和⑦提供了重要条件 |
26、下图主要概述了隋唐至明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请将横线处补充完整。
27、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唐朝经济发展、人才辈出。
(1)被誉为“诗仙”________
(2)被誉为“诗圣”________
28、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_____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_____。
29、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2)和:宋夏和约
①内容:元昊向____称臣,宋给西夏____。
②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0、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31、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明朝 ②元朝 ③清朝 ④宋朝 ⑤战国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瓷窑。
(1)如冰如玉的青瓷
(2)类雪似银的白瓷
(3)有别致美感的瓷器
33、对外政策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全球通史》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的接触之后派使者来中国贸易。郑和下西洋也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在他的影响下,中国人到南洋去的也日益增多。郑和的历史功绩是不能磨灭的。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清政府的这一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它所起到的作用其实不只限于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中国与世界相隔绝,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社会的活力……由于广州十三行的垄断,中外贸易……转向为封建王朝效劳。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1)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2)材料二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清政府的这一政策”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