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鹤岗初二下学期三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东北稻米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2、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在气候上与同纬度多数国家相比,其优越性有(  

A. 光照充足   B. 雨热同期

C. 大陆性强   D. 热量充足

3、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  )

A. 冬寒夏凉   B. 太阳辐射强   C. 气温日较差大   D. 气温年较差大

4、下图为“北回归线穿过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桂、滇、琼、粤 B.桂、滇、粤、台

C.台、粤、桂、滇 D.台、粤、琼、桂

5、确定南方、北方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势

C.季风

D.气候

6、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要经过的“火焰山”,现实生活中位于我国的(  )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吐鲁番盆地   D. 哈密盆地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描述的河流发源于(  )

A. 巴颜喀拉山脉 B. 唐古拉山脉 C. 太行山脉 D. 长白山脉

8、你的温柔融化了山雪,惊艳了四季,又抚平了岁月的棱角,像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我的心,从此知更鸟的啼叫就是我绵延的爱意,沧海为你流泪到干涸,而你便是青海湖,那么关于青海湖说法可信的是(            )

A.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B.不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

C.位于广东省

D.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9、下列关于港澳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邻珠海;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邻深圳

B. 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旅游博彩业是澳门重要支柱产业

C. 占香港进口贸易首位的是中国内地

D. 香港享有“东方之珠”美誉;澳门有“海上花园”之称

10、四位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欧洲西部展开讨论,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丽丽说:“在这里可以登埃菲尔铁塔、游水城威尼斯、赏荷兰郁金香”

B.小东说:“欧洲西部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人们出门经常要带雨伞”

C.明明说:“这里生产的汽车、飞机、精密仪器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D.大山说:“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牛羊肉、奶酪等乳畜产品”

11、哈尔滨到大连的铁路线称为(   )

A. 哈大线   B. 滨洲线   C. 滨绥线   D. 京哈线

12、下列关于台湾省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省地形以平原为主

B.台湾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

C.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D.台湾岛的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13、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 长江水 B. 黄河水 C. 珠江水 D. 淮河水

14、下列不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河流冬季结冰

B.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15、澳门的标志性建筑是(   

A.青铜坐佛

B.东方明珠电视塔

C.鸟巢

D.大三巴牌坊

16、台湾的瓜果大量在大陆北方城市的商场中出现.下列水果不可能来自台湾的是( )

A. 香蕉   B. 柑橘   C. 菠萝   D. 哈密瓜

17、下列位于东北地区的著名重工业基地是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8、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源丰富

B.海运便利

C.工业发达

D.劳动力充足

19、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俄罗斯 C.日本 D.英国

20、在地球仪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赤道 B. 0°和180°

C. 20°W和160°E D. 20°E和160°W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西北地区两项富集的能源是________

22、黄河上游的忧患:______----措施(人工炸冰);中游的忧患:______----措施( );

下游的忧患:______----措施(   );

 

23、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以南,________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

24、请举出一个体现北京历史文化传统的建筑 ________

25、读图10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示区域地标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  

(2)铁路干线L是   铁路,重庆简称是

(3)甲地位于 (地形区),乙地位于 (地形区),比较两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差异。  

2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的刘明在网上认识了杰克和基努。一次聊天时,刘明说:“我这儿现在烈日炎炎,但到了冬天却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基努说:“真羡慕你!我这儿终年炎热,我还从没亲眼见过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呢!”杰克说:“那有什么稀奇,我这儿终年严寒,连房子还都是用雪搭成的呢!”

请问:他们三人分别在热带、温带和寒带中的哪一个带?刘明在_____________,基努在_______________,杰克在________________。

27、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8、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________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它具有________ 的特点。

29、__________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30、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_;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分布在_______山脉的两侧。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有哪四个灌溉农业区?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较为干旱的是________,冬冷夏热的是________,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________,平原面积较广的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2)A、B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___,C、D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3)根据图中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来判断,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________,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两大区域是__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4)图中的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年均温最低的是________       

(5)如果甲、乙两种气候代表北京和广州两地的气候,符合北京的是________,符合广州的是________

33、读下图“阿拉伯半岛位置和降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L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2)阿拉伯半岛以高原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降水在200mm以下,有些地方甚至多年滴雨不降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因此河流稀少,_____________广布。

(3)受气候的影响,_____业成为半岛主要的传统农业部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资源,半岛许多国家都以此为经济支柱。

(4)这里的居民多信奉______教,由于主要是阿拉伯人,通用________语,故名阿拉伯半岛。

34、读图1、图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景观图①反映的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区典型的 自然景观。“小桥流水人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真实写照,图1中的②、③景观体现了该地区 文化的旅游特色。

(2)图2中山脉A是 ,划分丙、丁两大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3)图2中a河和b河均发源于 高原,曲折东流奔腾入海,由此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4)甲地区耕地类型为 (旱地或水田),粮食作物以 为主。

(5)乙地区,种植业的特色是 农业。

(6)图2中I和II为台湾的两种气候分布,其中气候类型I 是气候,两种气候分界线c向南弯曲的原因是什么?

(7)台湾岛内自然资源种类多样,除了森林、水果、鱼类、海盐、石油外,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还蕴藏着 资源。

越来越多的农业大学毕业生走向田间地头,给农民朋友推荐优良农作物、畜禽品种,推荐合适的农业类型,成为备受农民朋友需要和尊重的农业技术指导人员。下面请你尝试做一回农业技术指导。

(8)丙地区东部牧草生长良好,适合发展 业,a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湖较多,适合发展 业。

(9)学校某班级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图3是他们在微信群中的聊天记录。四位同学描述的特征与图2中的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小华—甲  B.小明—乙  C.小龙—丙  D.小玲—丁

35、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至C__________;东起B__________,西达乌鞘岭。在图上被称为中国“母亲河”的河流是D__________

(2)从四大区域位置看,黄土高原位于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__________阶梯。

(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造成这种地表形态的原因是_______严重,结果之一是给母亲河带来大量泥沙,在其下游形成“________”,给两岸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4)黄土高原治理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