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在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时提出: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的讲话体现了

①中国与各国结盟  ②当今世界和平的主题

③合作共贏的理念  ④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青海玉树地震中有一些寺庙倒塌,一些经书被埋,救援队伍及时进行了抢救。这一行为保护了哪一宗教文化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进化论   B. 民主与科学   C. 三民主义   D. 自强求富

 

4、2017年5月14日~15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详细诠释了从古至今“丝路精神”的延续与积淀。下列历史人物中,对最早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玄奘   B. 张骞

C. 鉴真   D. 郑和

5、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防控进展不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也引起世界关注。历史上,14世纪时曾有一场突如其来的“黑死病”席卷欧洲,素来以救 世主自居的欧洲教会对此却无能为力,一场挑战教会权威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由此孕育 而生。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新航路开辟

6、1990年10月3日,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合并,德国重新统一。下列哪次国际会议决定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而造成德国分裂的

A. 1919年巴黎和会

B. 1938年慕尼黑会议

C. 1942年华盛顿会议

D. 1945年雅尔塔会议

7、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 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 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 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开辟

D. 《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8、通过( ),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A. 大化改新 B. 商鞅变法 C. 明治维新 D. 农奴制改革

9、14—16世纪的意大利,人们对艺术需求的日益广泛且多样化,使艺术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远远超过中世纪。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C.古典文化艺术的继承

D.人们艺术需求的广泛

10、下面材料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蒋委员长钧鉴: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卫国救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

蒋委员长钧鉴: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卫国救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

 

A. 九一八事变

B. 遵义会议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11、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的重大成就是(   

A改良蒸汽机的制成

B螺旋桨的出现

C内燃机的创

D电报的发明

 

13、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兴起。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是

A.

B.

C.

D.

14、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神曲》 B.《蒙娜丽莎》 C.《奥赛罗》 D.《李尔王》

15、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独立事件的有:

①埃及宣告独立

②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

③纳米比亚宣告独立

④尼日利亚宣告独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接见康有为,表示不作“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  )

A. 光绪帝   B. 道光帝   C. 溥仪皇帝   D. 嘉庆帝

 

17、“列强无贵物,鸦片换脏银。自古花衣外,由来包祸心。黎民染病魔,治世恃能臣。投炬扬清气,烟池照古今。”此诗歌反映的史实(       

A.沉重打击了英国在中国的贸易掠夺

B.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以及领土完整

C.扭转了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

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小张在学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其中错误的评价是(  )

A. 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9、17世纪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的牛顿是哪国人?

A. 中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

20、2005年11月,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在澳门成功举行,这是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第一次举办大型综合运动会。澳门顺利回归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得益于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实施

B.香港回归的示范作用

C.实行改革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国别

代表作

主要成就

社会影响

牛顿

 

 

 

 

达尔文

 

 

 

 

爱伊斯坦

 

 

 

 

 

 

 

22、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

B.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第二战场的登陆地点

C.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23、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可以战胜愚昧。

(1)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  

(2)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   》,该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名言出自 之口。

24、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改革:1934年,________当选为墨西哥总统。改革内容

①政治: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________政治体制

②经济:推行________,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________,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③文教:大力发展________,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25、唐太宗时,高僧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宋真宗时辽宋议和,辽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此盟约为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27、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28、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果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9、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0、________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________________,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_________,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____。随着互联网的发展,__________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

(3)“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

(4)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32、谈谈对日本企业中员工终身雇佣制的看法。

 

33、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众多成就,请列举两项外交成就。

(3)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进入21世纪后,中国如何在外交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请你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二:当今世界,一方面,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1)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结合史实,写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怎样才能构建世界和平与安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