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汉漠拉比法典》
C. 《权利法案》 D. 《资本论》
2、75年前的2月4日,雅尔塔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奠定了二战后的新格局,但也有人说这次会议在三巨头操纵下,“名义上中国是反法西斯的盟国,四强之一,此时却变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能支持该观点的内容是
A.打败德国后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B.决定成立联合国
C.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D.承认外蒙古独立
3、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俄国革命的局限性
4、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C.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5、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A.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D.改变了俄国的工作重心
6、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他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相对论的创立者是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法拉第
7、一定时期的报纸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有些词会频繁见诸于报端,抓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把握当时的历史面貌。与“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解放战争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8、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罗斯福挽救”“市场经济”的方法是
A. 实行自由主义政策
B.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采取计划经济政策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0、下列不属于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1、5月30日凌晨,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大雨倾盆而下,英军火药被淋湿,火枪无法使用,广大群众手持刀矛,只杀得侵略者连滚带爬,向四方炮台逃命。这段话描述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斗争
C.太平军抗击侵略
D.义和团保卫天津
12、依据“欧元”“统一护照”“以经济政治一体化为目标”等信息,判断下列与其相关的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13、下框诗歌是为纪念某一闽北历史人物而创作,你认为横线上应填上的历史人物是
A.李纲 B.朱熹
C.宋慈 D.李侗
14、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下图中体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是
A.
B.
C.
D.
1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回回族的形成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6、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不能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南宋对外贸易发达
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宋代纸币世界通用
17、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敌后战场”板块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8、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同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状况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19、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
A. 大化改新 B. 农奴制改革
C. 明治维新 D. 南北战争
20、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战的总后方分别是( )
A.延安 B.南京 C.重庆 D.武汉
21、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2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经过:
(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领导人及事迹:________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________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________、委内瑞拉和________等地。成立了________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
(2)在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人及事迹:________先后领导了________、________、秘鲁的独立战争。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________。
23、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_______的方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4、明朝中期,名将 率领军队,痛击倭寇,还给中国东南海域一片宁静。
25、1945年10月成立的__________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成为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26、印度民族大起义
经过:
(1)时间、参与者:________年,印度_______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________也参加起义。
(2)领导人、经过: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英军趁势进攻章西城,年轻的________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数日。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27、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__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8、恩格斯称________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________。
29、人类历史上,一些人遗臭万年,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他提出的著一些人流芳百世。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_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英雄:____________
(4)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者:_____________
30、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术。
31、2018年,中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
(1)请回答我国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前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意义。
(2)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党哪一次会议上?
(3)“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4)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请用史实说明。(至少1例)
32、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走进一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屠场”之称的战役是什么?
[走进二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什么?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感悟历史]
(5)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33、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时间?统治者?把他怎么称呼?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曾宣布1952年的谷物产量达到13000多万吨。实际上,这一年只生产了9000多万吨粮食,1953年又降为8250万吨。苏联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产量只有432千克和30千克,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千克和31.4千克还要低。
(1)材料一说明当时苏联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困境?导致这种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所谓“民主社会主义”就是十月革命后的社会民主主义,它以伯恩施坦、考茨基的理论为依据,反对暴力革命,提倡“一般民主”,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2)材料二中的“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是苏联哪位领导人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对苏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2008年8月14日,格鲁吉亚议会以117票全票通过关于格鲁吉亚退出独联体的决议,宣布格鲁吉亚正式退出1991年12月在独联体框架内签署的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
(3)材料三中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你从上述三则材料中能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