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悲剧又是机会,这场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马勇《坦然面对历史的伤》)以下最早体现“鸦片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的史实是
A. 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B. 开展洋务运动 C. 林则徐虎门销烟 D. 掀起新文化运动
2、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 )
A. 富尔顿 B. 史蒂芬孙 C. 莱特兄弟 D. 卡尔·本茨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分别是( )
A. 洋务运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中共一大的召开 D.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4、《歌八百壮士》中唱道:“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指谢晋元),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方战场”,与此歌相关的著名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保卫大武汉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5、下列对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
B. 工业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
C.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D. 促进了以工厂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的兴起
6、1990年的非洲大陆曾经被世界所关注。因为这一年( )
A. 非洲独立运动在北非展开 B. 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C. 非洲国家摆脱贫困实现了富强 D. 非洲殖民体系彻底崩
7、阅读下表(清朝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
A.人口增长造成社会压力
B.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政府坚持重视农业政策
D.百姓生活水平缓慢下降
8、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软肋是依靠全球生产,但缺乏全球消费。所有工业国的1/3出口商品向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却无力购买。第三世界国家进口额的减少,造成第一世界国家的失业人数迅速增加。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全球化需要更加彻底的合作
B.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C.经济全球化需要良性的世界贸易规则
D.第一世界国家遭受经济全球化的打击最严重
9、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占领了我国新疆的( )
A. 吐鲁番 B. 伊犁 C. 南疆 D. 乌鲁木齐
10、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权利法案》
D.1787年美国宪法
1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经济国有化 B.保持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企业制度”
C.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 D.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
12、“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该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极高
13、《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这样一段文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的权利。”该政策指的是
A.废除农奴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4、伟大的国家需要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人物来设计。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15、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学习西方经济制度 D.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16、观察下图,下列文明属于从右至左第三图示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基督教 D.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17、1992年,中国第一次派部队参加海外维和行动。截至2017年,中国共参加了24次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向刚果(金)、利比亚、黎巴嫩、苏丹等地派出3万多名维和官兵。这说明
A.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B.当今世界地区冲突不断发生
C.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8、“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
A. 青瓷
B. 白瓷
C. 青花瓷
D. 唐三彩
19、下图所反映的贸易活动在世界近代史上持续了300多年,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场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是( )
A.葡萄牙人 B.英国人
C.西班牙人 D.法国人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多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正确思想路线是( )
A. 三个代表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发展才是硬道理
2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大大强化。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掌管侍卫、缉捕和刑狱。雍正帝设立中枢机构____,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22、新经济政策:实施者:________。过程:____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__。意义:促进____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
23、妇女地位的提高
选举权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____。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 |
就业权 | 随着____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 |
平等权 | 影响因素 | 历史、____等诸多因素 |
保障 | 1979年,____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
24、《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1)原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为了调整________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3)时间、与会国、主导会议国家:由美国倡议,________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________国。
(4)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等条约。
①针对国:《九国公约》针对的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②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________原则
③实质:但是公约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________权、关税自主和________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④影响:《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________中国的局面
25、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相生。公元前356年,_____(人名)在秦国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_____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6、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光彩夺目,独树一帜。
(1)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
(2)汉朝时期开通的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 ,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27、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8、治世可鉴,复兴必成。
(1)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
(2)刘秀在位末年,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得以发展,史称 。
(3)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史称有“贞观遗风”。
29、牛顿的三大成就天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内战爆发:
导火线: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______________当选为美围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
31、请写出被誉为是俄国革命镜子的作家及其代表作
32、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有哪些?
33、儒家思想学派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的?它在其发展过程中遭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
34、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至少两点)
(2)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3)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两项重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