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段论述的思想源于应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本著作(  )

A.《韩非子》 B.《论语》

C.《道德经》 D.《墨子》

 

2、“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兼思想家,在东亚一直被视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该材料说的是下列哪位人物(   )

A. 孟子 B. 老子 C. 墨子 D. 孔子

3、下图为美国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这是由美国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负责建造的。该机构是罗斯福规划专门负责解决田纳西河谷一切问题的机构,它是具有私营企业灵活性的独立国营公司,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案例。这一机构的建立

 

A. 反映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

B. 终结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体现了美国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D. 标志着混合型经济模式在美国建立

4、“正如西欧在经济上的复兴离不开美国一样,它成立后,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至此,欧洲成为美国防御苏联的最前线。”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联合国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南美“解放者杯”是一项美洲各支顶级球会之间竞争的最高荣誉的国际足球赛事,这是为了纪念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

A.玻利瓦尔

B.卡德纳斯

C.章西女王

D.甘地

6、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互补互利原则

7、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进化论   B. 民主与科学   C. 三民主义   D. 自强求富

 

8、“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以及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这些内容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凡尔赛条约》 D. 《九国公约》

9、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B

《权利法案》

确立联邦制共和国

C

新航路开辟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

《共产党宣言》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A. A

B. B

C. C

D. D

11、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的五大军种包括(  )

A.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导弹部队

B.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C. 红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D. 陆军、海军、空军、志愿军、战略导弹部队

12、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兴起   B. 五四运动爆发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13、我党历史上的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14、《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里的“两个学说”是

A. 《物种起源》《共产党宜言) B. 《国基准则》《十二铜表法》

C. 《神曲》《人间喜剧》 D. 《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

15、下边这幅作品反映的主题是(   )

A.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B.通俗音乐流行起来

C.抨击英国的议会制

D.对法西斯兽性的遣责和抗议

16、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 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接受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开始引进马克思主义

17、“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 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 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 家庭联产承包,促进农业生产大发展

 

18、“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何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为实践这一观点采取的措施是

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试行“一五”、“二五”计划

D. 制定新宪法

19、一个商人在四川采购货物,用的货币是交子,这位大商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 唐朝前期

B. 唐朝后期

C. 北宋初年

D. 北宋末年

20、以下史实中反映唐与西藏地区民族交往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吐蕃

C.玄奘西行

D.中央设宣政院兼管吐蕃事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1842年,中英签订《_________》,规定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____年,中国政府收回包括香港岛在内的所有香港地区。

23、历史上重大战役(战争)常常是国家命运的转折。

(1)__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______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______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4、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   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   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

 

2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6、如果说________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________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27、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们称他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28、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________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

29、冷战的表现:军事上:         ——              

 

30、宋代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外历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的人物在近代领导中国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的名称及影响。

(2)图二的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你认为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改革的?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有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重要变法?这一变法对秦国有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天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恐惧”的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材料四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货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农村进行了什么重大改革?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时修筑的举世闻名的防御工程

(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

(3)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9世纪七十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这次革命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英)尼尔•弗格森《文明》

(1)材料一中这次革命使人类进入了怎样的工业时代?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请写出英国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举两例说明“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