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各项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文艺复兴   B.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新航路开辟

C. 拥有“无敌舰队”----西班牙   D.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英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实行“和亲”政策 C.汉通西域 D.孝文帝改革

3、亚历山大二世很早便认识到尼古拉时期对外政策的软弱无力,为恢复俄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威信,沙皇和政府开始寻找新的途径、采取新的措施改变内政。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主要表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A.发生背景

B.事件经过

C.改革特征

D.事件结果

4、近代以来许多新的科技发明改变了社会,使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火车司机一汽车司机一飞行员一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一飞行员一汽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C.网络管理员一汽车司机一火车司机一飞行员

D.火车司机一飞行员一网络管理员一汽车司机

5、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巨变,第三次巨变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次巨变指的是( )

A. 三大改造   B. 改革开放   C. 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

 

6、2018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政策在20世纪美苏“冷战”的内容不包括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

D. 发动战争

7、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这样评述拿破仑,“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他的对内对外措施 (  )

①冲击了封建统治   ②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③客观上传播了革命思想   ④维护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

A. 盘庚迁殷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黄巾之乱

9、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

A.实行计划经济 B.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C.产品质量低劣 D.资源消耗严重

10、20世纪90年代初,拉宾与阿拉法特的握手,预示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将达成和解。但几年后,拉宾遇刺,和解之路遭到重大挫折。由此可见,中东地区仍纷争不断,其关键问题是

A.石油资源争夺 B.巴以冲突

C.水资源争夺   D.美国介入

 

11、自1980年以来,大量外来建设人才从全国各地涌入深圳,与这种状况相关的政策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经济特区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一国两制

12、 2012年度扬州市十件大事评选活动中位列第一位的是交通领域的一件大事,你觉得它应该是

A、瘦西湖地下隧道通行 B、润扬大桥正式通车

C、扬州火车站建成通车 D、扬泰机场正式通航

 

13、下列关于国共两党合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4、克里斯提尼时期,每年召开一次公民大会,如果一半以上的公民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危害民主或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的方法决定被放逐的人选,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就要被逐出城邦,10年后方可回国,这段文字叙述的“陶片放逐法”具有(     

A.民主性

B.随意性

C.合理性

D.集中性

15、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后来东巴基斯坦又从巴基斯坦国分裂出去,成立了孟加拉国。目前在这些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是

A. 印度

B. 巴基斯坦

C. 孟加拉国

D. 斯里兰卡

16、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

B. 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

C. 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

D.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开启

17、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 高速度,低通胀

B. 信息化和全球化

C. 高速度、低失业率

D. 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18、1895年,光绪皇帝为一位在黄海大战中捐躯的爱国将领垂泪撰联:“此日慢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清廷还赐给这位将领的母亲一块“教子有方”大匾。这位为国捐躯将领是

A. 邓世昌

B. 丁汝昌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生态与人口问题日趋严峻

D.工人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

20、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

B.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C.三次世界格局变化历程

D.多极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爵士乐于___________世纪末___________世纪初在___________国南部发展起来。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________、挪威。不久,________、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突入________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意大利也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________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23、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 )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 )即位后,正式采用“(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4、“非洲年”: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51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成立了共和国。1962年,________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此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几乎所有________都摆脱了________的枷锁。

25、《物种起源》提出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革命。

26、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________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________、英国、美国5个________和10个________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________部队”,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27、农业集体化

(1)原因:1928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________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

(2)手段: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________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没,加快组建________,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2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1年6月,________的胜利,粉碎了德军________的神话。

29、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

30、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以来,欧洲经历了了崛起—衰落—复兴与联合的过程。

(1)19世纪末的欧洲,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因利益争夺而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

(2)英法意图祸水东引,德意野心不断膨胀的国际条约是?

(3)20世纪90年年代,标志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洲十二国签署的是?

32、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33、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

(2)美国方式的创新之处是什么?这种方式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吗?为什么?

(3)日本法西斯专政是如何建立的?列举德国和日本的反人类罪行各一例。

(4)当今人类还将共同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恐怖主义等。为解决这些难题,各国人民应如何做?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面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谈话中提出“杜鲁门主义”。

1954年6月25—28日,周恩来访问印度,他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两国所规定的两国之间处理西藏问题和和平交往的五项原则。声明指出,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且适用于一般的国际关系问题。

1967年7月1日,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并开始运行。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1)请给上面的大事年表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二战之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3)请结合大事年表举例说明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

(4)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中,中国应该怎么做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