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A.新中国建立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辛亥革命

2、在我国法定传统节日中,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此节日是

A. 春节   B. 清明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3、爱迪生曾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他对美国与人类文明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改良蒸汽机

B.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C.发明汽车

D.制成飞机

4、如图为马克思毕生力作,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这部历作是

A.《国富论》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哈姆雷特》

5、小明同学梦中发现自己来到了古代的一个城市,大街上人来人往,商业繁荣,交易居然用的是纸币,米饭掌柜的说是南方新收的“占城稻”,读书人在酒楼一边饮酒喝茶一边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后结伴着往“瓦子”走去,据此判断,小明有可能梦中回到了

A.汉朝 B.三国时期 C.唐朝 D.宋朝

6、某文件规定:“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该文件签署产生的影响是

A. 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B. 阻止日本独霸中国

C. 标志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7、下列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

B. 这一体系的建立说明“弱国无外交”

C. 这一体系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 这一体系能长久维持下去

8、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D. 金瓶掣签制度

9、在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罗斯福说:我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性调整

B.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来消除经济危机

C.通过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消除经济危机

D.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的状况

 

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在“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修建中,形成了著名的红旗渠精神。以下对红旗渠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A.以身作则,顽强工作

B.爱岗做业,诚信友善

C.公而忘私,助人为乐

D.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11、下列行动贯彻了雅尔塔会议精神的有( )

①1945年4月,苏军和英美盟军从东西两线夹击德军

②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

③美英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

④二战后,美英法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德国希特勒上台 B.国会纵火案 C.日本军部形成 D.轴心国形成

13、君主立宪,工业先声,它曾一度称雄世界。思想启蒙,革命烈焰,它践行着各种社会理想。危局新政,科技引领,它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材料中依次提个国家分别是

A.英国、法国、美国   B.英国、美国、日本

C.法国、俄国、德国   D.德国日本、法国

 

14、20世纪的名画《格尔尼卡》是在1937年为抗议德军对西班牙的侵略暴行而作的。它的作者是

A.毕加索 B.伏尔泰 C.贝多芬 D.罗斯福

15、“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位于拉丁美洲,是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体包括的国家有:

①哥伦比亚

②委内瑞拉

③厄瓜多尔

④阿根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

A.驻藏大臣、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C.宣政院、驻藏大臣 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

17、下列各项与十月革命的爆发无关的是

A. 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 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C. 全国食品极度短缺

D. 工农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

18、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 把土地和人口分给亲属、功臣等   B. 炫耀周天子的权力

C. 巩固西周的统治   D. 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19、北宋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取材广泛,文笔生动,是我国古代史上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在此书中你不可能看到的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0、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 )

A.船队规模大

B.友好交往

C.航行时间长

D.范围广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美国内战期间宣告奴隶解放的法律文件____

22、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3、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 )严重制约了这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诚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24、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5、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相生。公元前356年,_____(人名)在秦国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_____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6、宋代造船业:广州、____________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______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配备了______

27、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后,英国政府取消了______公司的统治权,改为直接统治,直接统治还可以在殖民地________

28、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原因:

(1)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人部分地区仍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殖民统治之下。除________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29、明治维新

(1)时间、榜样:从________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_____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政治上,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________,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________改革的口号下,在“________”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________”,向西力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积极:

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________”,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0、春秋的首位霸主是_____________,卧薪尝胆的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当时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1945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1949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的含义是什么?

(4)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召开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的决策?

(5)201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一

(2)汉武帝时统一铸造的钱币一

(3)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一

(4)明代丝织业的中心一

3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在“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

(4)如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结合所学,它有何寓意?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历史发展证明,从整体看,不分国度与种族,人类利益攸关。阅读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2年,美国总统哈定敦促美国国会,以德国货币贬值危害美国工业为由,通过新的关税法,将美国对他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率从1914-1922年平均28.3%的水平提升至1923-1929年平均38.2%的水平。英法德等国采用同样提高关税(有的比美国关税还高)的办法,报复美国,同时也抵御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美国对外贸易锐减。但是,美国各企业实行分期付款、美国银行鼓励个人信贷消费;大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从银行贷款,继续扩大生产,用降低价格的办法打击竞争对手。美国国内市场依然保持了“高度繁荣”。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倒闭和被兼并。这类企业的工人失业。一些农场主把资本投入股市,而对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更加贫困。美国商品消费者的主体是占人口总数70%的工人、农民。工人农民终因收入少,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后续消费能力,无力偿还银行信贷,破产企业也难以偿还银行贷款。仍然维持生产的企业,货物堆积如山,再也难以销售。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狂跌。接着,一批从股市筹集资本的银行、工厂倒闭。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到1929年底,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对其他国家影响还可控。然而,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新法案,再次提高关税。短时间内,英法德意等国,也提高关税税率,达到50%,甚至高达150%。接着,各国争相货币贬值,还采取其他一些贸易保护的办法。与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前相比,到1932年底,国际贸易(国家与国家之间做生意,就是国际贸易)锐减66%。

从1931年起,由于依靠经济手段难以抗衡经济危机,经济力量相对弱势的日本、意大利、德国,走上了武力拓展国际市场的道路。

——摘编自徐继素等编著《世界通史》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法、中等26国(后来又加入21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军事、经济资源,对法西斯国家集团作战,相互合作,决不与敌人单独停战议和。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指出,到1932年底,国际贸易锐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日、德等国家走上武力拓展道路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他用什么办法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同一时期的苏联,在工业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那时的苏联工人、农民不担心失业的问题。这是为什么?

问题三: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所指的敌人,主要指哪些国家的哪些人?从材料二看,47国采用什么策略最终战胜敌人?

问题四:综合材料一、二,通过上述研究,你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