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多次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C.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2、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年代,近代科学文化也走向了繁荣。下列关于近代科技文化成就表述不准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基础
B.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
D.巴尔扎克的作品描述了法国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人间百态
3、19 世纪 40 年代有这样一部文献,“它”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它”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共产党宣言》
4、“船舱难以忍受的拥挤,令人窒息的闷热,生病的奴隶被抛进海里淹死……”材料反映的是( )
A.“三角贸易”
B.攻占巴士底狱
C.新航路的开辟
D.俄国农奴制改革
5、1862 年,林肯说:“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一部分,我愿意这样做”;不久,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这说明林肯旨在
A.维护国家统一 B.根除奴隶制度 C.维持联邦现状 D.消除种族歧视
6、下列各项中,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是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轮船
C.改良蒸汽机
D.火车机车
7、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8、一战后,协约国在宰割战败国和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列宁认为“凡尔赛体系”是“火山口上的和平”。原因是这一体系严重宰割了
A.中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9、1971年,毛泽东对时局发出“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的感慨。以下对于毛泽东的感慨理解错误的是
A.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打开了“乒乓外交”的大门
B.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D. 中日建交后,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0、宗教是一种具有共同信仰、共同崇拜对象的社会组织。信仰“真主”安拉,以《古兰经》为经典的宗教是
A.佛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1、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莎士比亚——《神曲》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③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二战后,美国逐渐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手段是( )
A. 军事威胁 B. 政治扶植 C. 军事打击 D. 经济援助
13、1964年,这是一次让中国人挺直腰杆的爆炸,这也是一次符合中国国际地位的爆炸,这也是一次更好促使核平衡的爆炸。材料中“爆炸”是指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4、1980 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1985 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 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 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 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B.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5、周恩来说:“朝鲜战争不是我们预料的,可是也不应该看成完全不是我们预料的……美帝国主义退出中国大陆,它是不会就此甘心的,必然要和我们较量,这一点我们是看到的”材料表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是
A.刺激美国经济发展
B.遏制新中国崛起
C.争夺世界霸权
D.转嫁经济危机
16、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 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C. 凡尔登战役具有转折性意义
D.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7、最近的一则新闻显示,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限制立陶宛奶制品进口。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认为,立陶宛政府应该就此事件求助于( )
A. B.
C. D.
18、下列作为“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 杜鲁门主义
B. 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
C. 华沙条约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公元前 340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忒(古希腊美与爱女神)的信徒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妇女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B. 陪审法庭掌握了最高权力
C. 司法审判体现了民主原则 D. 社会崇尚关爱妇女的风尚
20、如果看到“平江起义”、“百团大战”、“抗美援朝”、“共和国元帅”的解说词,那么介绍的历史人物应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贺龙
D.彭德怀
21、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________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2、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3、1921年,列宁实施__________,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美国实施____________,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24、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具体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___。
25、唐朝时去天竺西游的是________,________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26、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_______的方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7、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可以战胜愚昧。
(1)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
(2)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 》,该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名言出自 之口。
28、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_______的一次伟大革命。
29、恩格斯称________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________。
30、______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太空;______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31、读史有感
历史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它常常伴随着各种危机。面对殖民危机,被压迫的民 族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面对社会危机,落后的国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面对经济危机,各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如今,面对在全球肆虐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许多国家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
(1)18~19 世纪美国和印度为争取独立、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历史上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其中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是什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美国政府为缓和矛盾,救治危机所采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德国和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
(4)面对新冠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32、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
33、请写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5年)
时间 | 史实 |
1871年 | 德国实现统一 |
1878年 | 德国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的第一个声明 |
1885年 | 德国人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 |
1903年 | 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
1905年 | 德国在采煤、冶金、化学、电气、纺织等工业部门出现的垄断组织—卡特尔发展到385个 |
材料三 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重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