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是指 (   )

A.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统一文字   C. 修万里长城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某条约的规定,德国战斗机的木质螺旋桨都锯成了碎块。这一条约是

A. 《凡尔赛条约》

B. 《四国条约》

C. 《五国条约》

D. 《九国公约》

3、当今的美国力图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宣称要继续领导和主宰世界;日本的战略目标是从亚洲走向世界;中国的强大是不可阻挡的……这表明如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是

A. 两级化

B. 单极化

C. 全球化

D. 多极化

4、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竞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B.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C.揭示了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5、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图与古代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伯里克利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人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成年男性公民

B.成年女性

C.奴隶

D.外邦人

7、以下是一位同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后完成的笔记。其中属于大运河作用的是

隋朝开凿大运河

A.隋朝统一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

B.开凿过程中利用天然河流和已有渠道

C.北达涿郡,南抵余杭,沟通五大水系

D.大运河凿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

A.A

B.B

C.C

D.D

8、2019年12月20日,澳门人民欢庆澳门回归20周年。20年来,澳门同胞当家做主,澳人治澳,茁壮成长。澳门回归

A.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得益于中英两国的共同努力

C.有利于推动香港和台湾问题解决 D.结束了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

9、“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设置通判”“设置转运使”,与这些典故和措施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10、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飞梭的发明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11、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A.帮助欧洲各国重振经济

B.借此对欧洲进行资本输出

C.扶持东欧各国摆脱苏联

D.借此控制西欧并遏制苏联

12、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宣扬平等和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下列文件内容受这场运动影响的有

①《(古)雅典法典》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拿破仑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福州于山戚公祠是为纪念明代一位抗倭民族英雄而修建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康熙帝 C.戚继光 D.林则徐

14、根据下列提示:美国海军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开端,请你判断这是

A. 中途岛海战

B. 突袭苏联

C. 偷袭珍珠港

D. 诺曼底登陆

15、斯大林说:“在一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下列会议中,与这种“和平制度”建立有关的是

A.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 B.巴黎和会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1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读书人的追求。隋唐以来,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朝廷提名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作官吏幕僚

 

17、虽然我国对南海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但今天南海230个岛屿中,有很多被周边其它国家占据着。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只有依靠强大的海军才能有效地保障航洋主权,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洋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福建海军

D. 南海舰队

18、某通史巨著,叙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总结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它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19、“这是一个重要的条约,使中、俄得到和解,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和平,跟十一世纪中国与辽帝国澶州和解带来一百一十四年的和平同样重要。”这个条约是

A. 绍兴和议

B. 《尼布楚条约》

C. 澶渊之盟

D. 《瑷珲条约》

20、“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在1759年指出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他这样说主要是为了防止( )

A. 城乡差别的扩大 B. 工人运动的兴起

C. 经济危机的发生 D. 垄断现象的出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交通的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缩影。

(1)英国工程师 发明的火车机车,使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2)美国人富尔顿在1807年设计制造第一艘以蒸汽作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3)德国人卡尔·本次设计制造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是  

22、填空题。

(1)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状元实业家   提出 实业救国主张,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宣传革命思想;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发了《   》。

(3)1861年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里人转折点: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3、1935年________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我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24、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25、中国军队在__________战役中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6、隋唐时期发明改进的水利灌溉工具__________以及农田耕作工具__________,都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7、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这就是 ______ 。其具有司法权,设有 ______

28、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华夫脱运动

①华夫脱党的成立:1918年,________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华夫脱党,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②华夫脱运动: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③结果: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________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29、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0、如果说________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________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力。

(1)是里程碑碑式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力的飞行器。

(3)使美国从大危机中复苏,并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32、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后期,秦国通过谁的改革逐渐强大起来?他在军事领域的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知道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成功改革有哪些?(举3例)

(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强大起来。请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会议是哪一次会议?在哪一年召开的?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至今的制度是什么?

3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的哪里?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一书中作者写道: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彼得大帝不仅造就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欧亚大帝国。彼得大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后来者做出了深邃的明嘱和暗喻。

材料二 

(1)材料一中,为何对彼得大帝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请你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反映了与彼得大帝相关的什么事件?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俄国、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1861年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对比表

(2)你从材料三中得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这与彼得大帝的关系。

材料四  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土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贷款时,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

(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人是谁?这一事件是什么性质的改革?

(4)某学者认为,这一事件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在材料四中找出相关证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