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2、我们小时候听过的 “芝麻开门”、“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出自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伊索寓言》 D.《马可•波罗行纪》

3、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吸收了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董仲舒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东汉郑玄将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上述材料概括了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原因,其中最准确的是

A.历代统治者的需要与推崇

B.儒家思想的开放与包容

C.本土文化的滋养与融合

D.秦汉以前的探索与选择

4、秦朝的“万里长城” 闻名中外,明代又大规模修筑,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C.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5、第三次科技革命生物工程的的核心技术是:(

A. 基因工程 B.信息工程

C.航天技术   D.计算机技术

 

6、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 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C. 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D. 避免了新的内战

7、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

8、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华民国的成立

9、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从来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这说明: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两者都

A. 推翻了国内的封建统治

B. 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 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11、二战期间,面对日本法西斯军队的进攻,美国总统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材料反映了(   )

A. 美国难以抗击法西斯军队的疯狂进攻   B. 根据地军民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

C. 中国的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1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英国,法国,俄罗斯建立的是

A.三国协约

B.英法俄联军

C.三国同盟

D.英法俄盟军

13、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14、下列是1920年某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这些刊物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这些刊物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5、“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 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 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 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16、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老师的话中蕴含的思想来源于(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17、为了便于加强党对黄石地区的统一领导和更好地开展党组织活动,1922年5月林育英等正式了黄石地区第一个党的领导机构。它是

A.中共大冶钢厂小组

B.下陆机修厂工人俱乐部

C.中共港窑湖工矿区特别支部

D.中共大冶铁矿小组

18、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完整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革命宗旨的历史文献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典》

19、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20、据不完全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1亿人,物质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根据以上材料反思二战,你能获得的最深刻认识是

A.战争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B.战争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

C.人类应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D.国家强大是获胜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

22、1909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开始国家

 

 

 

主要标志

 

 

 

重要发明

 

 

 

新能源

 

 

 

影响

 

 

 

 

 

 

24、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5、军队是国之长城,关系国家民族危亡。

(1)   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   ,抗击日军。

(3)地地战略导弹部队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

的战略核力量。

 

26、宋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______业兴起,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7、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_____________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28、“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仔细观看如图并按要求完成填写。

材料一 

(1)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以上人物中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秦朝时负责统一文字的承相——

(2)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3)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两位——

30、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地区: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的广大地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3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分赃会议形成了什么新秩序?这一秩序的形成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请列举20世纪20年代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文件。

(2)二战后初期,美国针对苏联推行了冷战政策,使国际形势趋于紧张。请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二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两极格局崩溃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什么趋势发展?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33、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力。

(1)是里程碑碑式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力的飞行器。

(3)使美国从大危机中复苏,并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德关系)德国(左)向英国(右)发出挑战

 

 

 

 

 

 

 

 

项目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材料二  (美日关系)欧洲战争结束后,美国立即调整了其太平洋政策,以遏制日本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华盛顿会议对一战后的美日双方的海权竞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军部认为华盛顿会议的决定对日本的安全与在大陆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对美国的极端仇视。日本有人甚至公开宣称“对美国的战争始于今日,日本一定要对此进行报复”。这表明华盛顿会议埋下了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的种子。

——摘编自胡德坤、刘潇湘《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材料三  (欧洲国家关系)二战以后,不仅“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式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后来欧洲人认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除了联合自强,别无选择,摆脱美国人的束缚无疑是明智之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德国敢于挑战英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说说“华盛顿会议埋下了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的种子”的依据,并指出二战期间“日本一定要对此进行报复”的具体表现。

(3)分析材料三,请举两例说明欧洲人联合自强的历程。

(4)今天,我们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面对这种全球性疾病,谈谈我们应怎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