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新形势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路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 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的大事是( )

A.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3、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 C.青年节 D.建党节

4、《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5、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外来侵略

A.刺激了国家意识的觉醒

B.造成中国贫穷落后

C.使国人对国家漠不关心

D.迫使国人学习日本

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两件事件分别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改革开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刘胡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A.电视 B.计算机网络 C.报纸 D.书本

9、“这场战争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抗美援朝战争

C. 抗日战争 D. 人民解放战争

10、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建设必须坚持怎样的基本路线?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四项基本原则

③改革开放

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⑤以阶级斗争为纲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1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哪一历史( )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12、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急于求成

③忽略客观经济规律       ④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增强企业活力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

14、下列图片信息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相应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该领域是

A.交通通信

B.生态环境

C.文化教育

D.医疗卫生

15、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6年前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这一年是

A.1949年 B.1976年   C.1978年   D.1987年

16、2009年,两岸故宫院长首度互访,合作“雍正大展”。这次两岸故宫文物六十年来首度聚首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7、“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后,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一度陷于混乱,主要表现有

①多地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

②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③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斗

④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残酷迫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国有企业改革 B.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C.股份制改革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9、2021年到2025年是我国第十四五规划年,那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的重点是(       

A.发展轻工业、商业

B.发展农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发展重工业

20、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倍增

②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③外汇储备量倍增

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________为国旗。

 

22、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3、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4、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25、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_____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

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_____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_____,增进人民福祉。

26、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27、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宗教

创始人

创始地点

图片一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二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片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8、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29、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0、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32、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1955年,我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请依次列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经历过的主要阶段。

(3)1978年,农民们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我国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一政策的最早尝试是在哪里?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过失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

②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也曾走过弯路,有过重大的失误,请举出一例。

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的,在农村推行的是什么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④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被称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⑤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哪几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写出2个即可)

⑥结合今天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