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向题
B.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C.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
D.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的问题
2、古往今来,英雄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最可爱的人”是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4、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
C.“文革”十年动乱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雷锋 D. 邓稼先
6、下图是建设年代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A.焦裕禄 B.邱少云 C.王进喜 D.雷锋
7、1964年10月,我国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5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8、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
A. 1954年日内瓦会议
B. 1955年万隆会议
C. 1919年巴黎和会
D.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
9、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和平、发展
10、2018年,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他曾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A.成功引进占城稻
B.制定“863”计划
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D.提出“973”计划”
11、结合所学知识,从下边这些关键词中,你可以知道这位科学家是
①中国女药学家
②发现了青蒿素
③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邓稼先
B.杨利伟
C.钱学森
D.屠呦呦
12、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表述,正确的是
A. 1954年提出
B. 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C. 毛泽东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13、“运动期间,全国盲目追求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公有化的程度,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大、公有化的程度高会直接促进农业产量的增加,这严重脱离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生产运动 D.打土豪,分田地
14、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四项基本原则
C.“一国两制”构想
D.科学发展观
15、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 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B. 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C. 发送探月器到月球背面
D. 研发“蛟龙”号深海探测器
16、“本来一个人一天切三十斤羊肉,切得很薄,合营后要求提高效率,每天切五十斤,结果只好切得厚一些。羊肉老了厚了,也就不如原来的好吃了。”该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
A.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B.大大提高商品供应量
C.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
D.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17、20世纪 90年代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香港、澳门回归
B.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正常化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修建了许多工程,下列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以来修建的
A.南水北调工程 B.三峡工程 C.武汉长江大桥 D.张吉怀高铁
19、《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0、“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一国两制”构想 B.“求同存异”方针 C.九二共识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3、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5、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6、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7、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________个沿海城市。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________推进,相继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等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
(6)结果:中国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9、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30、“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民族复兴梦)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阐述这一奋斗目标。
(3)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32、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四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两例即可.)
33、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依据所学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国家迈出对外开放步伐的重大举措。并回答这一举措的重要作用。
(2)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地区不断向纵深推进,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3)1980-2019年,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了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新世纪初我国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4、古人说:“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民主与法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1)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的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
材料二
(2)请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材料三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中 央文革小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3)材料三的这段描述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摘自《中共中央关 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