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2、世界市场上的商品变化经历了由19世纪的“英国制造”到20世纪的“德国制造”到21世纪的“中国制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 B.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大跃进”时期
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局面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4、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 )
A. 钱三强 B. 竺可桢 C. 袁隆平 D. 侯德榜
5、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哪些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农业 (2)交通运输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 (4)手工业
A. (1)(2)(3) B. (2)(3)(4)
C. (1)(2)(4) D. (1)(3)(4)
6、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1953~1957年我国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18%。“一五”计划的完成( )
A.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B.使我国成为工业强国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7、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
A. 平定“七国之乱” B. 颁布“推恩令”
C. 统一铸币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中国改革开放是从( )开始的
A.农村﹣安徽凤阳小岗
B.农村﹣土地改革
C.城市﹣深圳
D.城市﹣海南岛
9、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 国民收入(%) | 商业零售(%) | 工业产值(%) |
公有制经济 | 92.9 | 95.8 | 100 |
私有制经济 | 7.1 | 4.2 | 0 |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D.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如图是李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1956年歼-5型歼击机 1966年战略导弹部队 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 1971年导弹驱逐舰 |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有自主权
B. 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不实行按劳分配
C.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 增强企业活力
12、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上世纪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经过西部大开发,它的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极大地发展。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青海
13、《环球时报》报道:“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已连续六年成功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019年是第六次交接。”致使这些烈士在60多年前魂断异国埋骨他乡的战争是( )
A.解放西藏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
A.新发展理念
B.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
C.新常态的科学判断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5、下表是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下列选项中对表中的大事解读正确的是
A.公私合营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
B.手工业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对手工业进行改造采取的方式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6、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将是我国的第三大特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海南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深圳经济特区
17、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1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19、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特点是( )
A. 不称霸 B. 不结盟 C. 全方位 D. 独立自主
20、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的奴隶制城邦是
A.斯巴达 B.雅典 C.克里特 D.迈锡尼
2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2、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3、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4、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5、“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6、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8、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_________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9、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0、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32、我国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写出这一方针的含义?
33、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4、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证
材料二:公私合营大生第三纺织公司股权凭证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重要措施?该措施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该措施对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的哪一做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根据材料三所示主要成就,说出“一五”计划中相应的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