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被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以表彰其为我国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我国下列哪一杰出人物与于敏最为类似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泽东
3、1900年底,列宁在《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对华战争》一文,写道“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什么引起来的呢?”引发文中“暴动”的原因是
A.清政府签订一些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引起人民不满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矛盾尖锐
C.地主强行兼并土地,激起农民起义
D.遭遇自然灾害,农民因饥饿暴动
4、通信方式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随着通讯事业迅猛发展,移动支付成为时髦。下列哪个通信工具可以用来移动支付?
A.座机电话 B.BB机 C.“小灵通” D.智能手机
5、“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
6、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共同纲领》 B. 《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成就的表述,属于“史实”的有( )
A.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B. 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C. 尖端科技有了重大发展. D.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8、杨继绳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9、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是
A.香港澳门回归
B.西藏和平解放
C.举行开国大典
D.西藏民主改革
10、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会见巴西总统若昂·菲格雷多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11、回顾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12、决定图中这一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下图中的标语出现在建国35周年的国庆游行队伍中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人民认可
B.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人民公社体制确立
D.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成
14、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改迹农民翻身 D.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15、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6、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 1949年
B. 1972年
C. 1979年
D. 1982年
17、(题文)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下面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A. 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 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 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 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18、下图可以说明:中国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C.经济在长时期内稳定增长
D.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健全
19、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20、新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21、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2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3、“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5、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7、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8、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_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的方针。
(2)“________”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9、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30、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第一、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开始对新解放区分批进行的改革是 。
(2)1953年,国家通过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形式是 。
(3)1958年,反映人民群众迫切改变落后状况的运动是 。
(4)十一届三中金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的制度是——。
第二、分析比较:
(5)1952年底,在新解放区的改革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何意义?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调整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三、得出结论:
(7)请你为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3、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其他三个是什么地方?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1)班同学为了解新中国的历史,寻访了历史亲历者,记录了下列资料
材料二:
材料三: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1)两位老人在谈话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历史大事?为什么张华的爷爷有“当家做主的喜悦”?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总结概括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