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A.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 将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2、隋朝因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隋朝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朝代,隋朝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
A. 重新统一全国 B. 开凿大运河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出现“开皇之治”
3、有关抗美援朝的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目的是保家卫国
B.1950年10月,八路军开赴朝鲜前线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董存瑞壮烈牺牲
D.1953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2015年荣获诺贝尔奖的我国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钱学森 D.邓稼先
5、海峡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下列事件反映出
①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②2008年11月,两岸实现“三通”③2015年,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
A.两岸经济交流日益密切 B.两岸政治交流逐渐增强
C.两岸党派交流日益加强 D.两岸政治、经济交流不断加强
6、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7、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
D.赵匡胤——统一全国,重文轻武
8、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0、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帮助我国兴建156个项目,其中辽宁省24项,吉林省11项,黑龙江省22项。可见,这时期我国工业布局的中心是在( )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2、《大国脚印》网友心中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件事评选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1981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
B.是邓小平的创造性构想
C.是为解决西藏、新疆等民族问题而提出的
D.为实现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13、“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
A.尊重两岸制度差异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D.加强两岸经贸往来
14、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5、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壁。“山水合璧”反映了
A.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为常态
D.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16、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17、下面示意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 毛泽东思想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 )
A.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合作、共同发展原则 D. 独立自主原则
19、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 香港、澳门回归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20、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经济研究局主任汤姆·韦斯特兰:“中国被接纳成为成员国已有20多年,这一事件带来了中国贸易的显著飙升,一场规模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工业转型并崛起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1、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2、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3、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____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3)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_____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26、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8、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_。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制度)。
29、发展:________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_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0、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3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2、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3、八年级某班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史知识竞答活动。以下是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写出年月日)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请写出西藏和平解放于哪一年?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于1953年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期间,在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列举有关成就。(举两例)
(4)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历史地位以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言?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2018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97岁生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喜迎建党97周年”展览。请你帮助小强同学完成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看图追根溯源
展览二:重大会议篇
(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共成立?出席这次会议的主要代表有谁?(任举三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一后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思想理论指引人民前进,党的理论法室“毛泽东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3)综合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