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是

A. 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

B. 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C. 有利于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D.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4、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5、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①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 香港、澳门回归                  

③ 中美建交 ④ 海基会、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 )

A.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8、某同学在网上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如下图)。从中可以概括的主题是

A.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利互补

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台湾当局坚持不与大陆接触

D.海峡两岸从隔绝到密切交往

9、精准扶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国民经济的恢复

 

C.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0、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11、老师给某学习小组出示了几个时间节点,告诉同学们,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会议时间点,这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学生做出了下列解读,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B.教育改革的成就

C.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外交事业的发展

12、1949年10月1日,某报社的社论写道:“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成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这篇社论的题目应该是

A.《华北解放区的当前任务》

B.《庆祝新中国诞生,保卫世界和平》

C.《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十周年》

D.《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3、1971年10月26日,中国外交部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某国际组织秘书长发来的电文,告之了该国际组织二十五日通过的决议。毛泽东获悉后高兴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由此判断中国被黑人兄弟抬进了哪一国际组织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共同体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14、2015年12月,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成员由初始的21个发展到现在的97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发展理念得到国际认同 B. “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

C. 社会主义制度得到推广 D. 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15、两宋时期,关于我国的经济格局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B.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经济重心在北方

D.经济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16、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行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7、“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18、(2018)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会见来华进行非正式会晤的印度总理莫迪,并共同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

A.合作共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D.不结盟政策

19、如表反映了安徽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沿海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20、2019年10月1日,火箭军方队首次以战略军种名义亮相国庆阅兵。火箭军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的前身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人民空军

C.战略支援部队

D.第二炮兵部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3、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作出____________伟大决策。

3)图二人物是_________,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方针。

3)图三的人物是__________,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获得了______________称号。

(4)图四反映____________事件,司令员是________,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20世纪70年代初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_______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首发地是___

28、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9、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30、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决策篇】

(1)哪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写出福建设立的特区名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成就篇】

(3)写出2012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外交篇】

(4)写出本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历史事件。

【感悟篇】

(5)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你对这个主题有哪些认识?

3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此会议的内容有哪些,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3、写出下列描述对应人物:

(1)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请回答:

(1)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3)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4)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其“特”的含义是什么?

(5)综上所述,我国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