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长安城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其主要的商业区在( )
A. 宫城 B. 皇城 C. 东市和西市 D. 京城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董存瑞
D.罗盛教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 )
A.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它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C.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D.它确立了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4、爱国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1936年发动的事变”标志着
A.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终结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比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体现在
A. 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 坚持走群众路线
C.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 借鉴苏联经验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周恩来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8、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 新疆 B. 宁夏 C. 西藏 D. 内蒙古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 )
A.朱德
B.毛泽东
C.刘少奇
D.周恩来
10、传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白纳沟时,让随行的百工艺人传授当地族人民耕耘播种,纺纱织毯等,使白纳沟各项工艺迅速发展,当地民谣说:“你有千能,我有自巧,倘无公主,谁传诀窍,”以上材料说明
A.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
B.唐朝人的生活习俗受到吐蕃影响
C.西北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D.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
11、建国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出席亚非会议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④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①③②
12、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开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空间,2001年中国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C.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3、2001年12月我国通过长期谈判加入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
A.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B. 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C. 我国内地全面开放 D.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14、电视纪录片《太冒钋变》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一景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外交人才辈出
B. 西方国家的衰落
C.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5、2001年12月,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了
A. 联合国
B. 欧盟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16、每年的4月24日是我国的航天日。49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事件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政策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人民公社化
C.公私合营 D.土地改革
18、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A.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的这句歌词指的是( )
A. 邓小平南巡讲话 B. 江泽民南方视察 C. 胡锦涛深圳谈话 D. 朱镕基珠海考察
20、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为此,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21、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2、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3、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24、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___军。
(2)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爆炸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力量。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5、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26、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7、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0世纪70年代 |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
20世纪70年代初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8、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9、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0、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1、邓小平曾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请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次会议才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思想)?
3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一部争取人民主人翁地位,不断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你是如何理解“站起来”的?此后,西藏人民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西藏问题解决的方式是什么?
(2)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也在稳步推进。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产生新中国第一部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它的名称是什么?我国人民从此有了形式权力的最高机关,它是什么?
(3)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走向强起来。中国人民强起来之时,也就是人民的中国梦梦圆之时。请问,当前“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势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