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9年是列宁逝世95周年。他曾经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他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农业集体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   三大改造   合作化

B.“大跃进”   人民公社   公私合营

C.“文化大革命” 合作化   土地改革

D.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3、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③②⑤④⑥ B.④⑤①③②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⑤①④②③⑥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确定为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6、“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从材料中可以判断的会议是

A. 印尼会议

B. 万隆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7、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  )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梦”宏伟蓝图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8、阅读以下对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上述两副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  )

A.科学发展

B.科教兴国

C.和谐发展

D.改革开放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意义是( )

A.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某同学开展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大锅饭”、“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政企分开”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土地改革

B.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举措,其中包括

①实行“三大改造”

②实行“一五”计划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实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⑤加入APEC组织

A. ①③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

13、下列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基础并形成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七干人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A. 帮助朝鲜统一

B.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D. 为了保家卫国

1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是(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修建新藏公路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在西藏建立经济特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A.中国精神

B.民族精神

C.时代精神

D.创新精神

17、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制定了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绿色 ④开放 ⑤共享 ⑥和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下面是一幅有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漫画。若给此漫画命个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合作共赢

B.互相监督

C.求同存异

D.一国两制

19、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

A.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B.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C.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D.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20、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仍然取得了不少科技成就,不包括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培育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2、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23、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2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_____”战略布局。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30、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和平创举是什么?

33、新中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共和国70年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凝聚着多少战天斗地的汗水牺牲。亿万人民同心同向的拼搏奋斗,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

(1)分别写出材料一图中A、B、C三处一五计划时的主要成就?

材料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分别写出材料二图中两位人物的名字及主要成就?

材料三   我国的国防科研成就已经从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逐步向全球科技领域的“第一”迈进,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3)分别写出材料三图中“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哪一年发射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