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

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

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③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斗争

④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是(   )

A.山东半岛开放区

B.珠江三角洲

C.上海浦东新区

D.广东沿海开放区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新发展理念

D. 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判断

5、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的“值得”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 粉碎了国民党对延安的进攻 B. 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 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D. 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维护农民利益

B.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使用

C. 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初教一5飞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人制造阶段;1956年9月,国产B2一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对这一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C.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D.武器研发,军事强国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可知,我国宪法所保障的利益主体是

A. 地主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帝国主义

D. 广大人民

9、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这艘飞船是

A. 东方红一号

B. 神州一号

C. 神州五号

D. 神州七号

10、2012年,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A.矛盾 B.老舍 C.莫言 D.鲁迅

1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一次国际会议的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中印关于西藏地区的谈判

C.亚太经合组织会峰会

D.万隆会议

12、从1985年开始的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   B. 国有企业改革

C. 实行新的工资制度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2019年10月1日,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

A. 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标志着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C. 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D.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14、到2021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位居世界(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5、小平同志在1977年10月曾提出,中国是个大国,其实只有两点大

A. 人口多

B. 地方大

C. 资源丰富

D. 历史悠久

16、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新中国建立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土地改革”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17、敢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之一。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程中,党和国家在政策方面的伟大创举是

A.引导个体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引导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

C.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国家赎买 D.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展公私合营

18、下图中的标语“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一五计划,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 两弹一星,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

C. 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 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19、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B. 从1954年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20、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实行改革开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2、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3、(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24、1953年开始的_______标志着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5、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6、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7、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28、1992年,_____(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________、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模范人物: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2)文革时期科技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30、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32、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正所谓“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

港珠澳大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支撑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挑战的可信赖的伙伴。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困防,是全国上下的共同责任。

(2)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有哪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当代中学生能学习到哪些有用的精神?

3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全国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后,我国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谁?这一理论在哪一次会议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哪一思想也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子能工业是在苏联单方面终止合同、撤走专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在核原料生产方面,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建成了衡阳铀水 冶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解决了浓缩铀的核心制造工艺,确保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

当中国工人阶级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出这一伟大业绩的时候,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极端困难。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降到最低点;为在1965年以前偿还苏联14亿新卢布以上的债务,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西方大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不但基本断绝了国家最需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交换,而且也促使我国必须做好应对外敌的准备。中国人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默默地创造着奇迹。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具体日期。根据材料一概括原子能工业的成就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取得的?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说出1949年和2019参加国庆阅兵部队所发生的变化。

材料三 日前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美方高层人员不讲外交礼仪、不遵守国际外交规则,讲话超时、轰赶新闻记者,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中国以及中方与会人员。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会室主任杨洁篪以一句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有理有利有节地回应美方人员 的蛮横。几天过去,杨洁篪的这句有力回应,不但在国内火了,在全球都火了。

——《“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火了 拜登金主失望了》(人民网 2021年3月22日)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杨委员的底气来自哪里?请你为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