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邓小平南方谈话发生在(  )

A. 1978年 B. 1980年 C. 1990年 D. 1992年

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A.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加强同亚非各国合作

C.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共产党在哪个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A. 中共一大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读《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一些词语出现次数变化统计表》(部),据此能够做出的历史判断是

A.社会矛盾逐渐消失

B.非公经济发展缓慢

C.左倾思想已经根绝

D.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6、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7、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8、1956年~197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9、“你可知MACAU(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回归祖国已有20年,“MACAU”指的是

A.香港 B.澳门 C.西藏 D.台湾

10、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三大改造

B. 土地改革

C. 开国大典

D. 西藏解放

11、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2、缅甸总统吴登盛在一次演讲中说:“(它)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此“指导原则”是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合作共赢原则

13、2019年3月22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举办2019哈佛大学中国校友公共政策论坛暨CCG圆桌研讨会。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发表演讲中指出:“中国无疑是21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书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历了从贫穷到迅速发展,从完全封闭到现在拥有世界上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这种变化和过程使得工业革命的规模都稍逊一筹。”材料中的“这种变化”应始于

A. 中共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八大

1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明确概括和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15、观察下面漫画指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扯线木偶”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6、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17、“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选项与材料中的“自治权”相关的是(  

A.享有高度自治权 B.可以制定《宪法》和法律

C.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由地方政府管理当地事务

18、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作出一系列正确的决策,离不开为其奠定思想基础的

A.中共八大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南方谈话

D.两个“凡是”方针

19、下面的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情况。这一情况表明当时的中国

 

 

中国年产量)

印度年产量)

美国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农业发展速度缓慢 B.工业水平很低

C.交通运输业落后 D.人民生活十分困难

20、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次大会上,他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次大会”是指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2、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3、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1)“________”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4、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5、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4年召开了________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4)中共中央提出“_____巩固、充实  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6、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27、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 ____________ 。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 ___________ 。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采用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改革开放

29、对外开放的格局: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30、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代表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力和谐关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请回答:

(1)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有几个?请你说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32、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33、综合探究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奋进中的中国人遭遇猝不及防的灾难大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战“疫”,展现了中华儿女风雨共担的情怀。复课后,某校开展了“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与祖国同行,做时代骄子”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活动设置的几个栏目及相关历史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对应问题。

栏目一(英雄武汉——一桥飞架变通途)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它的建成通车,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指的是?

 

栏目二(追忆英雄——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火让他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今天我们重忆历史,只为了纪念那群可爱的年轻人。

——百度网

 

2)材料二中那群可爱的年轻人是谁?

 

栏目三(民族脊梁——时代先锋)

3)请你根据以下图文信息,把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内容补充完整。

栏目四 (硬核科技——感动中国)

4)请你写出下表中颁奖词的人物。

栏目五(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

材料三: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评价

5)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能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同时,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材料二 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由于长期隔绝,大陆和台湾的同胞互不了解,对于双方造成各种不便……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台湾和祖国大陆,在经济上本来是一个整体……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材料三 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等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至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的对台思想。 

(2)材料二中的《告台湾同胞书》,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台的主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实现这一主张,对台提出了哪些具体办法?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党和政府对台主张又有何新的进步? 

(4)为了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你认为其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