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木舒克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最符合改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

①中共十二大

②中共十三大

③中共十四大

④中共十五大

请你为张大爷按会议主题排列顺序(     

A.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中国特色﹣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初级阶段

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生忘死,慷慨奉献,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

A.“威武之师”

B.“钢铁长城”

C.“和平卫士”

D.“最可爱的人”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

A.鲁迅 B.莫言 C.老舍 D.茅盾

5、下面各项成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是(   )

A. 1965年我国实现原油全部自给 B. 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D.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选自吴建民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材料反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

A.外交家长期的努力

B.大批亚非国家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8、被誉为中国的“航天之父”,多次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周恩来

B.袁隆平

C.华罗庚

D.钱学森

9、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2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政企分开

10、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1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全国大陆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开始

C.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D.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变革

13、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1949到1952年的主题词是(     

A.统一战线、抗日救亡

B.丧权辱国、自强不息

C.反对内战、一致对外

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14、下图情景出现在大跃进时期,主要反映的是

A. 高指标

B. 瞎指挥

C. 浮夸风

D. “共产”风

15、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16、下面对人民空军发展史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在海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20世纪50年代初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C. 空军刚刚诞生就经历了抗美援朝的洗礼

D. 空军装备走了一条“购买---仿制----研制”的发展道路

17、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18、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激动得喜泪涟涟。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粉碎了“四人帮”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制定的(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0、某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割让香港给英国的条约是( )

22、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影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3、20世纪60年代,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其中_______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铁人”是“_____________

24、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6、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27、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8、(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29、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30、中共十六大将“________”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中共________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了怎样的建设规划?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你结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历程,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33、在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制度;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日。

(2)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哪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建国后,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哪一制度?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历史性决策,请完成下面填空。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央策。

(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请你谈谈对祖国发展的感受、祝愿或建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三农”问题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6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8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50- 1958年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农民按下手印,搞起“包干到户”,一时惊天动地。从偷偷摸摸到得到肯定,小岗人在几年内迅速“冒尖”。

(2)材料二中“包干到户”的做法,后来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的名称是什么?该制度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2019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君,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做好“三农”工作要遵循哪些原则?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当前的“三农”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