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 )

A.缅甸会议 B.万隆会议 C.印度会议 D.日内瓦会议

2、有学者在评论某事件时说,此事件后“台湾再也不是国家,从此中华民国’就在台湾变成代名词”。这一“事件”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成立

B.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C.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的是(     

A.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B.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中央政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议

D.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4、50年前,中国航天史出现开天辟地的标志性事件是

A.A B.B C.C D.D

5、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 “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6、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影响经济发展

7、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决议:“......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8、习近平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时表示,澳门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平稳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进步,保持了繁荣稳定大局。澳门的繁荣与稳定说明了

A.建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性

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9、下列城市中,标志着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是

A. 深圳

B. 上海

C. 天津

D. 广州

10、拉开改革开放序幕的是(  

A.党的八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1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C.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12、下列关于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13、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4、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呼啸升空。2013年初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请问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1号   B、长征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舟五号

15、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罗盛教   D. 杨根思

16、“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黄继光、邱少云等许许多多“最可爱的人”为世界和平长眠在异国他乡。这些“最可爱的人”当时部队的名称是

A. 中国工农红军 B. 中国人民志愿军

C. 工农革命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17、习近平曾经深情地赋词一首:“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他所歌颂的是(  )

A.焦裕禄精神

B.铁人精神

C.雷锋精神

D.孔繁森精神

18、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人物属于下列哪一时期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陈兼在《对“冷战”在战略层面的再界定》一文中提到“美国外交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以对华政策及东亚战略的调整为中心,发生了‘选择性收缩’为基本特征的重大转变。”这其中包括

A.缓和了和中国的关系 B.美国出兵朝鲜,发动朝鲜战争

C.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结束了与苏联在全球的对抗和竞争

20、1950年6月,刘少奇指出:“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 。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________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4、“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5、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6、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__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7、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4年召开了________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4)中共中央提出“_____巩固、充实  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8、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9、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你回答什么是三大改造?

3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第一、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开始对新解放区分批进行的改革是  

(2)1953年,国家通过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形式是  

(3)1958年,反映人民群众迫切改变落后状况的运动是  

(4)十一届三中金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的制度是——。

第二、分析比较:

(5)1952年底,在新解放区的改革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何意义?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调整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三、得出结论:

(7)请你为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MACAU”?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也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印度、缅甸等亚洲国家人民也历来崇尚仁爱、慈善、和平的价值观。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见图1、图2、图3、图4)

(1)依据材料一说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的?根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人类文明哪些可贵的价值观?(写出三个)

(3)根据材料三的图1,运用所学知识写出1969年—1972年间我国的两例外交成就。根据材料三的图2、图3、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新时代的外交特点(或外交布局)。

(4)综合以上材料,对于国家发展与对外关系,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