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
A.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 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2、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3、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是
①“乒乓外交”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中美关系缓和
④中苏关系改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的代表是
黄继光
董存瑞
邱少云
刘胡兰
A.
B.
C.
D.
5、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 设立汕头等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
C.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6、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 |||||||
农林 | 轻工业 | 重工业 | 运输邮电 | 贸易物储 | 文教卫生 | 城市公用 | 其他 |
水利 | |||||||
7.6 | 6.52 | 51.68 | 19.2 | 3 | 7.2 | 3.7 | 1.1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7、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8、下表中所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10、观察下列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需要
B.国民经济调整
C.环境保护的需要
D.农村改革展开
11、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
①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斗争
⑤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12、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澜,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澜”是指
A. 袁世凯独裁 B. 新文化运动 C. 北伐战争 D. 黄埔军校的创立
13、2022年1-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重要演讲、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系列外事活动、以视频方式在博整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等。这一系列活动反映我国( )
A.顺应经济的全球化
B.关注全球经济发展
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D.注重新能源的开发
14、小李同学准备制作“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手抄报,下列资料中适合采用的有(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③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中共十分重视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6、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联合国是在哪一年吗?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的是( )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上海浦东开发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18、“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至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9、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发动辽沈战役
B.发动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
20、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2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
(2)后果:加上当时________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3、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开始标志:________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25、“凡是_______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_________,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_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26、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27、“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
28、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29、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_____________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0、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31、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32、请写出“四人帮”的成员。
3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思想)?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今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材料一: 如下表所示
成分 比例 年份 | 国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 % | 0.1 |
(1)材料一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中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3)根据材料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具体指什么事件?你认为导致这一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回答题中两个100年各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