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
A.居住环境的变化
B.交通设施与出行方式的变化
C.电信事业的发展
D.衣着服饰与审美意识的变化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几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1978 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仅仅是 9.91 亿美元;1979 年,双边贸易额就猛升至 24.51 亿美元,是上年的两倍多。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
C.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4、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打算拍摄这样一组镜头:第四军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正在英勇作战,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该影片再现的是( )
A. 护国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武昌起义 D. 护法战争
5、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6、中共八大成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提出的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革命 B.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 镇压反革命 D.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7、中国共产党注意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8、2008年9月,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是
A.杨利伟
B.翟志刚
C.聂海胜
D.景海鹏
9、以下语句摘自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对日记中的事项按发生的先后顾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狗剩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生产队在俺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④俺媳妇菊兰和几个妇女偷偷去摘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摘不到首蓿,便偷偷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吃。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
10、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值年平均增长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
11、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子,一年之中全家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3年,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收获谷子1600千克,全年有米吃,能吃到24千克油、14千克盐。这些变化说明
A.我国已经从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B.农业合作化运动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落后农村经济
D.土地改革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12、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抗美”火柴 | ②公私合营南中烟厂 | ③“小岗村”香烟 | 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3、在“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这三个概念中共同隐含的历史线索是( )
A.战后东西方合作的强化
B.欧洲在美国支持下复兴
C.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思维
D.资本主义阵营的相互支持
1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其内容不包括
A. 全面实行改革开放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5、在哪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一中全会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16、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两个“特”的不同之处是
A.主权归属
B.外交政策
C.社会制度
D.军事政策
17、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18、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A.朱德 B.林彪 C.叶挺 D.彭德怀
19、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历史最高水平。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进行了“一五计划”建设
2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 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D.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21、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22、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每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都见证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1)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毛泽东庄严宣告:“________今天成立了!”
(2)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了雪域高原,西藏和平解放,至此________获得统一。
(3)________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五星红旗开始飘扬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前。
(4)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________________,从此五星红旗开始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
23、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24、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5、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6、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______;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______。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
(1)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的人是______。
(2)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我国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是______。
(4)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的国际知名火箭专家是______。
28、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9、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31、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宣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积极影响?
(3)图3中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2、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正所谓“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
港珠澳大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支撑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挑战的可信赖的伙伴。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困防,是全国上下的共同责任。
(2)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有哪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当代中学生能学习到哪些有用的精神?
33、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4、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含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
(2) 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不再重演,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丙人物所说“欲速则不达”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图中四人准备结拜为“异姓兄弟”,若以年龄排序,谁会是“千年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