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企分开,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B.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C.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D.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2、周恩来总理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与下列哪些事件有关?

A.中共“一大”、中共七大

B.一二·九运动、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D.鸦片战争、抗日战争

3、某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图的思维导图,其中,方框内应填写

A. 统一战线 B. 国共合作

C. 和平共处 D. 一国两制

4、下列选项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建立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2018年,海协会会长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 和平统一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6、如下图是2019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于(  )

A.1948年9月1日 B.1949年9月29日

C.1949年10月1日 D.1950年10月1日

7、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8、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实践“人民来制定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指的是(     

A.民族独立使人民站起来了

B.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10、习总书记说: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下列选项体现邓小平同志贡献的是(  )

A.阶级斗争、两个凡是、真理标准 B.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四个全面

C.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D.赶英超美、解放思想、共同富裕

11、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尚未完成土地改革的是( )

A. 台湾省

B. 宁夏自治区

C.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D. 广西自治区

12、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 下图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主要是( )

A.艰苦创业 B.国际主义 C.刻苦学习 D.勤俭节约

13、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指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D.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 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 )

A.开国大典 B.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6、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17、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A.社会生活变迁 B.家庭联产承包制 C.对外开放政策 D.经济体制改革

18、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是

A.广东和海南

B.广东和福建

C.福建和海南

D.福建和上海

19、1955年,有着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而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D.雅尔塔会议

20、2014年9月19日,习近平为印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首次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首次提出这一“原则”的是(     

A.毛泽东

B.张学良

C.周恩来

D.邓小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2、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4、割让香港给英国的条约是( )

25、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8、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为祖国统一提出了_______伟大构想。

29、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30、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2、“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贫穷面貌,采取了什么措施?1953——1956年,为解决农民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2)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最早是在哪一地区开始的?根据下图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建立什么制度?

(3)除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我国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4)综合以上内容,请总结我国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3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1)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请简要叙述三大历史性事件?为什么说它们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三大里程碑?

(2)雷锋、袁隆平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准备怎样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校开展了以“站在新时代,回望新中国”为主题的图片展,王老师据此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新中国建立——准备篇)

(1)图片中召开的会议在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上通过了哪一重要的纲领性文 件?这一文件具有怎样的地位?

任务二(新中国建立——建国篇)

(2)照片是历史瞬间的真实记录,图二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请你根据图三、图四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提示:时间、地点、人物、重要活动等要素)讲述这一盛典。

(3)中国近代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事件有着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

任务三 (新中国建立——巩固篇)

(4)图五反映的事件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图六反映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作“最可爱的人”,请列举此次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