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
2、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C.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阅读材料:“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人们为不断开工的建设项目而欢欣鼓舞,尤其是其中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材料描绘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B.三大改造
C.国有企业改革
D.“一五”计划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5、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6、“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党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此材料相关(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7、“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走向国际舞台
C.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8、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9、2022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的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缅怀英雄烈士。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一直要实现的伟大民族复兴之梦。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绿色共享
11、下图是“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1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图中的这次会见是在
A. 1982年 B. 1984年
C. 1987年 D. 1997年0
12、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13、江泽民在接受法国记者的采访时曾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下列关于中国政府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缓和两岸紧张关系 B.于1949年提出
C.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D.实行“一国两制”
14、香港、澳门回归是我国哪一科学构想的成功实践?
A. 一国两制
B. 科教兴国
C. 求同存异
D. “863计划”
15、“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 1967年“二月逆流”
C. 1968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D. 邓小平被开除出党
16、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A.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
C.“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D.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17、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18、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A.实现了我国科技腾飞的梦想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推动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发展
D.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19、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D.亚信峰会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其相关理论(思想)创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科学发展观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②③④①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
21、“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2、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3、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24、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6、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7、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8、(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2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30、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__写进党章。
3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2、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祝福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标志是什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2)1956年,哪个事件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什么阶段?
(3)1978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带领我们打开了国门,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的发展道路。打开国门是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被称作什么?
(4)19世纪末,我国对哪两个地区恢复行使主权,这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5)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请举例“最可爱的人”中的代表人物
34、工业化是中国近现代的核心内容,它贯穿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同学在总结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线索时,借用股市词汇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如下表所示)
时期 | 19世纪 六七十年代 | 19世纪末
| 一战期间 (1914-1918) | 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 | 抗战时期 (1937-1945) | 抗战胜利后 (1946-1949) |
特征 | “上市” | “一路飙升” | “涨停” | “高开” | “低走” | “跌停” |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1956年)
材料三: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材料四:一个社会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要有先进的生产力,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工业化的发展进步。英国的《金融时报》曾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任选表中的两个阶段分析其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我国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的这个历史任务”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从“利”“弊”两方面对这一事件作出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的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4)根据材料四,请用一句话概括“工业化”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